1/11
电动自行车入楼充电、乱停放?上海崇明多管齐下筑牢安全防线
东方网2024-03-01 10:30:08

近年来,上海崇明积极抓好消防安全工作,通过定期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推进智慧车棚建设、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等举措,全力保障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排隐患、促整改、护平安

为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住宅小区安全平稳运行,近日,崇明区房屋管理中心来到东方威尼斯、达安御庭等高层住宅小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由此拉开2024年第一季度本区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序幕。

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安全出口是否通畅?电瓶车集中停放地是否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监控设施是否完好?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能否正常使用?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关注了这些情况。

“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这些地方,一定不能停放电瓶车,也不能在这些地方充电。”检查人员在与小区物业交流时特别强调了这点。同时,还检查了消防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记录,以及小区每日自查、消防泵保养记录,地下车库是否存在住人、乱拉电线现象等。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公共区域有杂物堆放、地下车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放等问题,检查人员要求相关物业企业立即落实整改,并加强日常监管。

“我们根据上级部门指示要求,第一时间向各乡镇房管部门、物业企业等下发通知,要求他们开展相关检查。”崇明区房屋管理中心副主任范斌说。接下来,区房管中心将督促各小区物业企业严格落实每日自查制度,并通过相关App及时准确录入自查信息,遇到问题通过962121物业服务热线上报。同时,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会同居委、业委做好消防安全宣传等工作,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方式发布有关预警和信息安全提示,引导广大居民开展“三清三关”,即清理楼道、阳台、厨房可燃物,离人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据了解,崇明共有住宅小区164个,区房管中心将在3月底之前会同乡镇、物业企业、居委会、业委会等各相关单位完成全覆盖检查。

城桥镇推进智慧车棚破解“充电难”

崇明城桥镇通过推进智慧车棚建设、加强安全监测巡查等措施,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以“堵疏”结合的方式,遏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日前,记者走进城桥镇宝岛世纪园小区,看到在紧靠绿化带的区域,有座停满电动自行车的整洁车棚。据了解,这座车棚新建于2023年,配置有智能充电终端,共设置40个充电插座,居民只需到终端前扫码或刷卡即可为电动车充电。此外,车棚配有智能监控系统和悬挂式自动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为防范火灾事故上了一道“强保险”。

“这个车棚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扫个码就能充电,还能遮挡风雨,我们都相当满意。”家住宝岛世纪园小区的陆先生一边将电动自行车泊入车位,一边对智慧车棚赞不绝口,“我家住在5楼,以前没地方充电,只能拆下电池带回家,现在想想真是麻烦又危险。”

对于许多市民来说,电动自行车都是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其轻便快速为市民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充电难”带来的麻烦,以及零星发生的火灾事故,为这份便利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此,城桥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智慧车棚改造和新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建设,类似的智慧车棚在整个城桥镇已有近30座。它们分布于各个新老居民小区,将监控、安防、消防、移动端预警装置以及管理平台连通贯穿,形成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一网统管”,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便利和安全。

在西门北村小区,由于原有的非机动车车棚结构简易、功能有限,消防隐患较大,经系统性改造后,不仅加装了智慧化的充电终端,破解了小区“充电难”问题,还结合智能监控系统、智能喷淋系统、烟雾感应报警系统等设施设备,搭建起一套智慧管理体系,全方位确保智能车棚消防安全。

学宫小区是城桥镇另一个具备典型性、代表性的老小区,当前有570余户居民在住,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也超过300辆。为了满足居民停放车辆的需求,小区原本建设有十余座平房车棚,具备一定的充电功能。然而,已有的充电服务不足以满足居民需要,集中停放的电动车也带来了更高的潜在事故风险。

为此,城桥镇联动中国联通崇明分公司、区自来水公司等企业,对部分车棚进行了智慧化改造,为其加装了智慧化的充电终端、智能监控系统,还设置了智能喷淋、烟雾感应报警等系统。

“智能车棚上线后,很受小区居民好评,飞线充电现象基本消除。”学宫社区居委会书记陈佳说,“智能烟感报警系统直接联动我的手机,一旦监测测到烟雾火情,就会通过警报、短信方式提醒我,相关情况还会同步给其他负责人和城运中心,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响应处置。”

“智慧车棚便利性、安全性突出,群众使用反响不错,但相比于群众的实际需求,目前已完成建设的智慧车棚数量还远远不够。”城桥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安全工作负责人方先进表示,接下来,城桥镇将持续深入推进智慧车棚的改建造工作,计划2024年再新增30座智慧车棚,满足更多市民的充电需要。

长兴镇高层住宅小区基本实现电动车“拒之门外”

近年来,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长兴镇辖区电动自行车使用量显著增多。为了预防电动自行车充电带来的消防问题,长兴镇已在所有高层住宅小区的电梯内安上了一个“神器”,有效阻止了电动自行车进楼,大大降低了因充电起火的安全隐患。

“电瓶车禁止入内,滴滴滴。”在长兴镇鹭岛华庭小区内某幢楼内,电动自行车刚被推入电梯,识别摄像头会马上响起提示声,将电动自行车“拒之门外”。“只有把电动自行车移出电梯,电梯才能正常运行。”鹭岛华庭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宋春辉告诉记者,这个探头自动识别设备能起到警示作用,不仅会发出警报,还会让电梯门无法自动关上。目前,小区高层住宅一共有23个门栋,已实现了该设备的全覆盖。

据了解,该小区靠近江南造船、中远海运、振华重工等央企,许多居民及驻岛央企职工的主要通勤方式就是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让上楼,那居民的充电问题怎么解决?宋春辉介绍,目前,小区居住人口有5600多人,安装的38个电瓶车充电棚以及20组电瓶车充电桩,基本满足社区电瓶车充电的问题。未来,小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增添充电车棚。另外,小区也针对消防安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通过设置微型消防站、组建消防志愿者队伍、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以及消防安全演练等,全力保障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长兴镇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早在4年前,就开启了对高层住宅小区安装“阻车”设备,目前,除鹭岛华庭外,长兴镇所有高层住宅小区均已实现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设备的全覆盖,有效杜绝了电动自行车进入高层、包括楼道的作用,从源头上杜绝这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另外,长兴镇还在各小区内大力推广集中式充电,通过建造充电车棚,安装喷淋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安全。

此外,这两日,长兴消防部门正在各小区内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瓶车是否规范停放或充电、社区内配备的消防设备是否完整好用等方面进行检查。

(通讯员:石思嫣、朱远哲、杨佳祺、郭王旖喆)

作者:王泳婷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