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从上海坐飞机去杭州,真的划算吗?
上观新闻2024-02-28 16:26:02
上海、杭州相距那么近,还开直飞航线?

从2月22日起,东航每天将有一班往返上海和杭州两地的航班——上海到杭州的航班计划23时45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于次日凌晨1时15分到达杭州萧山机场;杭州到上海的航班计划6时15分从萧山机场起飞,7时20分抵达浦东机场。自此沪杭两地之间出行多了一种“打飞的”的新选择。

不过,这条短途航线引发诸多争议。从杭州到上海,飞机经济舱票价为170元,加上机建燃油费,共260元,高铁二等座价格仅为73元。运行时间上,沪杭两地间高铁最快仅需46分钟,而飞机计划飞行时间为1小时零5分钟。显然,无论是价格还是时间,似乎高铁出行都是更优选择。

不仅重启沪杭民航航线,4月1日起,东航还将加密上海浦东与宁波两地间航班至每天一班。长三角高铁逐渐织密成网,区域内短途航线价值几何?

方便国际旅客中转开设

“一架飞机每小时运营成本几万元,按照目前东航公布的价格,沪杭之间飞一趟很难盈利。”民航业内人士毛懿说,“短途航班,从经济效益来说,肯定亏本。”

“但算经济账也不能算小账。”毛懿补充说。

从匹配国际长航程的角度来说,开设短途航班非常有利。据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心专家綦琦分析,提供浦东机场直接中转的选择,能为东航争取不少国际航班旅客。

23日早上,选择乘坐飞机从杭州到上海的旅客中,约10人有国际中转需求。比如到韩国首尔旅游的王女士,以往她在上海浦东转机,只能从杭州东站坐高铁到上海虹桥站,再乘坐近2小时地铁到达浦东国际机场;这次直接购买东航途经浦东的中转机票,不仅机票价格便宜了三四百元,还能享受行李直挂等服务,实现两手空空上飞机。

这趟航班一早便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能够预留的中转时间更加充足,可以选择的国际航班也就更多,停留2至3小时后,旅客即可转机前往阿姆斯特丹、罗马、莫斯科、马德里、巴黎、洛杉矶、迪拜等地。而从上海到杭州的“晚归”航班,则可将落地上海的旅客送到杭州,实现“无缝中转”。

正如资深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所说,“在国际航线迅速恢复的大背景下,沪杭线为东航的国际航班输送客源,算大账是赚钱的。”

2022年9月22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正式投运,一架东航客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T4航站楼前起飞。新华社发(龙巍摄)

摆渡航班的一体化价值

这几年,关于长三角短途航班的争议始终存在,且航班开设状况普遍不太稳定。

2020年7月,停飞10年的杭州、温州之间的直飞航线重启,长龙航空每天一趟航班往返两地,并成为当时浙江唯一省内航线。88元的优惠机票价格与杭州、温州之间开行的高铁二等座价格完全一致,乘飞机还要加50元机场建设费。运行时间上,从杭州乘坐高铁前往温州最快需2小时零1分钟,而飞机计划耗时为1小时零5分钟。不过记者近日再次查询,订票网站上已查不到杭州、温州的直飞航班。

上海与南京之间的沪宁航线也曾经历过复飞失败。2005年,沪宁航线在停飞8年后复航,然而仅仅3天,只飞了两个班次,这个重上蓝天的航线便夭折。原因之一,是航空公司没有为旅客提供便捷的中转服务。2023年11月,沪宁航线再次复飞,东航江苏公司推出南京禄口机场直飞浦东机场航班,每天执行一班。

据了解,长三角区域内开设的短途航班,大多都是为了方便国际旅客中转,而航班的开设与否往往会随着国际航班的变动而调整。以沪甬航线为例。2003年,宁波栎社机场为沪甬旅客专辟绿色通道,办登机手续的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半小时,沪甬“空中巴士”航班鼎盛时期一天有6个航班,上座率高达90%。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高铁的开通,这条航线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沉寂多年后,2023年7月,上海到宁波之间新添一条民航航线。今年4月1日起,原本每周往返两趟的航班还将加密至每天一班。究其原因,2023年6月,宁波机场开通了首条定班洲际航线,由宁波飞匈牙利布达佩斯。洲际航线在执行时,由于通常采用宽体客机运营,需要从上海调机。为避免运力浪费,航空公司也就将该航班往返宁波与上海间的这段机票公开对外销售。业内对这样的短途航班有个形象的称呼:摆渡航班。

目前,东航在杭州、南京等地都有远程国际航班,配合转机需求的短途航线应运而生。在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摆渡航班同样具备一体化价值。“短途航班开设后,浦东机场可以为杭州旅客提供更多的国际线路,方便杭州旅客国际中转,进一步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林智杰说。

2022年1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根据当时的介绍,该工程建成后,预计可满足2030年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的保障需求,并与未来的上海东站共同组成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即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东方枢纽”。今年2月19日,国务院已批复《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要更好发挥上海对外开放优势,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条件,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创建高度便利的国际商务交流载体。

“未来,在建的东方国际枢纽将和虹桥枢纽东西呼应。”毛懿认为,逐步增多的短途航班是上海构建面向国际的重要枢纽节点,也是交通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有力抓手,更能放大上海在区域内的龙头带动作用。


选稿:刘旭彤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