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文博观展成春节“顶流” :7300多万人走进博物馆
澎湃新闻2024-02-19 13:43:45

“博物馆里过大年”是近些年掀起的春节假期文化休闲新方式。“博物馆里的年味儿,是文化的味道,是文明的味道”。甲辰龙年新春,博物馆热依旧,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迎来了一波参观客流高峰。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春节期间(即2月10日至17日),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2023年接待观众3704.86万人次)。其中,陕西、四川、江苏、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西8省份博物馆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去博物馆成了春节假期“顶流”,各地博物馆“人从众”频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北京,最受公众欢迎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春节假期的门票也是一票难求,早早被预约一空。澎湃新闻发现,即便春节小长假已经结束,但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门票到2月24日(正月十五)前均已约满。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除了“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大圣遗音——古琴文化展”等9个常设展,还有“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和“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两大特展正在展出。“历史之遇”展出10家国内外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及图片266件(组),呈现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在技术、艺术、文化与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互鉴,讲述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璀璨波斯”荟萃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从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多方面展示伊朗艺术之美,探寻交融互鉴的文明发展之路。除了故宫的展览,故宫博物院作为紫禁城的历史和建筑遗产都纷纷吸引着观众和游客前去打卡。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展览现场(资料图)


故宫博物院迎来参观大客流


甲辰新春大年初一,国家博物馆的书画家们也延续历年传统,在国博艺术长廊挥毫送福,将喜庆满满的“年红”送至观众手中。来国博看中国,春节假期,国博正在展出的临展包括“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等。

国家博物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观众直言“因为国博,我们才来的北京!” “因成功预约了国博的参观,才买的到北京的车票!带孩子第一次来,做足了功课,看了’德化白’瓷塑,在龙年和’中华第一龙’合了影,特别开心!”“国家博物馆是我们此次北京之行的收官之站,这里收藏有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一定要来看一看!我们几位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这文化殿堂里,特别开心,收获很大!”也有不少同学带着历史课本来到国博,比对书上的知识点在文物前面一一“打卡”,认真写下笔记, “历史书上的文物,我看到啦!”“这可是原件哦!”“他是历史的’使者’!”

不少观众带着历史课本来到国博,比对书上的知识点在文物前面一一“打卡”


此外还有备受小观众青睐的国家自然博物馆,它每天接待的观众量也都达到了预约上限。还有恭王府博物馆、天坛、圆明园等都迎来超大客流量。

上海博物馆东馆观众排长队等候入馆


在上海,春节期间,上海全市200多家文博美术场馆新推出70多项高品质展览,其中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共接待参观游客79092人,日均接待人数达11298人,参观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接待参观人数达49793人次,刚开放不久的上博东馆假期接待参观人数将近9万人次,观众总人数维持在日均近两万人次。在上博人民广场馆,正在展出的是“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对话达·芬奇”和寓意新年吉祥喜庆的龙年迎春生肖展“春光龙融”,其中龙年生肖展通过8件不同时期、形象各异的龙文物精品,讲述中华龙形成与发展的传奇片段,为市民游客带来新春的美好祝福与祈盼。刚刚开放的上博东馆赶在春节前夕重磅推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和青铜馆的中国青铜器通史陈列,丰富市民游客假期的文化生活……观众直面文物,收获了一个有着浓郁文化的年味。

南京博物院甲辰龙年开馆第一天,展厅内外,都被观众的热情包围了。


同样一票难求的还有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2月11日是南京博物院甲辰龙年开馆第一天,展厅内外,都被观众的热情包围。据统计,当天,南博共接待观众 25537 人次。2月18日(大年初九)是特展“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览观展最后一日,这一天南博延时至21:00闭馆。

苏州博物馆本馆


据“苏州发布”公号消息,从2月8日到2月15日,苏州博物馆本馆已全部约满。假期八天,苏州博物馆总计接待观众19.5万人次。为满足节日期间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苏州博物馆从年初二至年初八实行延时开放,延长时段总计接待观众26932人次。春节期间,苏州博物馆特别推出了“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出走露香园——江南画绣史”等7个不同类型的特展。“寻趣——齐云生活美学新春特展”以剃头担、画糖人、豆腐脑摊、馄饨摊、糖葫芦摊等各式苏州传统老物件的陈列,引得来往观众纷纷驻足拍照。

苏州博物馆


此外,山西博物院春节期间每天1.5万人的预约参观名额,天天约满。据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每天早九点开门时,广场参观观众排出6000+“长龙”。开馆半小时停车场爆满。

山西博物院春节期间每天早九点开门时,广场参观观众排出6000+“长龙”


山东博物馆春节期间迎来参观热潮,大年初二,博物馆门前数百名市民沿着馆前道路排成“之”字形长队等候入馆,排起的长龙延伸百余米。大年初一到初四,观众人数从8000攀升至近26000,四天参观人数达6.6万余人次。

大年初二,博物馆门前数百名市民沿着馆前道路排成“之”字形长队等候入馆


春节期间,截至大年初五,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已接待超20万人次。

春节假期,观众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参加成都金沙太阳节活动


龙门石窟春节假期发布紧急公告,预约爆满,关闭线上、线下售票窗口。

(本文据相关博物馆官微信综合整理,部分图文据文博圈)


选稿:夏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