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春节档总票房破70亿!《热辣滚烫》成最大赢家?贾玲深夜发文
第一财经2024-02-16 15:08:00

导读: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70亿,有望刷新2021年春节档创造的78.4亿影史纪录。

作者 |第一财经 葛怡婷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6日13时15分,2024年度国内电影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其中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70亿元,跃居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总场次突破375万场,刷新春节档总场次纪录,也有望刷新2021年春节档创造的78.4亿影史纪录。

其中,由贾玲执导、主演的《热辣滚烫》领跑春节档,《飞驰人生》和《熊出没·逆转时空》暂列第二、三名。

今天凌晨1点43分,贾玲在微博上发文,谈及春节档新片《热辣滚烫》,她写道:“我就知道你们看了电影就能get这不是减肥电影,甚至跟拳击无关”,“好多人问为什么拍这部电影,我想大声喊:因为爱!因为想爱!2024,一切都来得及,记得爱自己!”

随后,#贾玲发文# 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截至发稿,贾玲的最新作品《热辣滚烫》累计票房已超24亿元。

2月14日,《热辣滚烫》路演上海站,贾玲、雷佳音等影片主创来到现场与观众交流。黑色西装搭配牛仔裤,白色运动鞋,一身休闲装扮的贾玲出现在影厅时,现场一片沸腾。贾玲瘦了,不变的依旧是爽朗的笑声,富有感染力的笑容,以及随时活跃现场气氛的亲和力。

《热辣滚烫》在这个春节档,热得有些发烫。当贾玲在银幕内外以全新形象登场时,角色与本人合二为一,令观众为之发出惊叹。一年多的时间,在减重、健身、增肌,学习拳击的同时,完成了影片的拍摄与制作,不难想象作为导演和主演的贾玲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

影片讲述的是年过三十宅家多年,脱离社会的乐莹,在经历爱人、朋友背叛,亲人漠视利用,感情、工作屡屡受挫之后,如何重拾自我,赢得尊严的故事。影片后半程,人生跌到谷底的乐莹苦练拳击,重塑身体和精神,肉眼可见的变化给观众带来热血、励志的感受,而比身体上的变化更加震撼的是她越来越坚定的眼神。

想要为自己而活的愿望,让乐莹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她变得更有力量,这种坚定自我的力量也感染了许多观众。银幕外,作为导演的贾玲,继《你好,李焕英》之后,将自己的生命经验融入创作,又赢了一次。

与观众映后交流时,贾玲说,人生的上半场,她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有很高的国民度,减了100斤,热度持续得太久,自己也有些困扰,她特别想和观众多聊聊电影:“未来有一天电影上线的时候,希望能和观众像朋友一样,在家聊一聊这部电影,谈一谈我们的人生。”

影片的高潮段落是第一次参加拳击比赛的乐莹,与经验丰富多次夺冠的职业选手对决。双方实力悬殊,这场比赛对乐莹而言打得非常艰难,对方高频次的进攻下,她一次次跌倒在擂台上,又一次次努力站起来,坚持打完了比赛。片尾彩蛋中,抛开演员身份的贾玲,与职业拳击手进行了一场比赛,同样也被对方逼到角落,接受雨点般密集的拳头的击打,但她也和乐莹一样,回击对方一击重拳,对她们来说,这就是胜利。

从正片和彩蛋中的两场比赛中,能感受到拳头落在身上的疼痛和重量,拳击这项运动是残酷的,一如生活的重击,往往出其不意。上海路演映后,这两场拳赛的对手,张桂玲、李菲菲和《热辣滚烫》的拳击技术指导王德新也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与贾玲合作的感受。在影片中饰演乐莹对手的张桂玲是2019年全国拳击锦标赛60Kg冠军,张桂玲记得拍摄过程中,贾玲让她一定要真打,不能收着打,她当时用尽全力,一度担心是否会造成伤害:“运动员的拳头是有穿透力的。”李菲菲说,她和贾玲的比赛按照正规的拳击比赛进行:“其实我想对大家说,玲姐的拳也很重。”

作为喜剧演员,贾玲的模仿能力一直以来令观众印象深刻。路演现场,她依旧施展了作为演员的天赋,模仿不同拳击手的风格进行了表演。她的步法、出拳速度和力道,让观众发出惊呼。这的确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贾玲,这种蜕变不仅仅体现在体型上。

贾玲此前在采访中说,希望观众看完电影感受到它与胖瘦无关:“她并不是变瘦了,她只是变强了。”正如《热辣滚烫》也并不是一部以减重为主题的电影,它想说的是,人生只有一次,要爱自己,为自己而活。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