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海外意外走红的“三蹦子”,无锡造 | 返乡见闻④
上观新闻2024-02-16 09:00:00

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直到大年夜,江苏国威摩托车有限公司的空地上还不时传来“三蹦子”的提示音,这是工程师在为东南亚市场的订单做出厂测试。

自从今年1月有网络博主把“三蹦子”出现在美国小镇的视频上传网络意外走红,作为生产厂家的国威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公司负责人倪晓峰大年初一带着家人外出度假,但工作却一刻没停——最近刚和美国视频拍摄地的政府部门取得了联系,计划春节后立即前往实地考察,商谈加强合作事宜;今年4月参加印尼电动车展览会和规划印尼建厂等事项,也都在紧张筹备中。

意外走红带来新订单

大年夜接到记者的约访电话,倪晓峰就表示刚要给自己放假。因为过去的一个月,他一直在忙。

今年1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博主发布视频称国产三蹦子在美国小镇引发关注这位博主委托朋友从国内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漂洋过海邮寄到美国,送给了她的美国公公。在当地合法上牌后,老人骑着这辆闪着灯光、放着音乐的电动三轮车上路了,所到之处引发当地居民围观,不断被询问“哪买的”“要怎么才能买一辆”。

这辆走红的“三蹦子”的生产商正是江苏国威摩托车有限公司。倪晓峰于2002年成立了这家公司,又2014年开始生产电动车,目前每年生产的二轮、三轮电动车中有20%左右会走出国门,远销欧洲、南美、中东、非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倪晓峰坦言,因为国威的产品出口近20年了,自己一开始并未对走红视频有太多关注。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视频意外走红后,通过购物网站下单电动三轮车的海外个人一下子变多了,批量订单也有增加。以前电动三轮车一个月出口也就一两百台,现在一个月的订单接近600,春节也没停歇

在国内,人们往往觉得“三蹦子”是落后的产品,因为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农村市场或城乡接合部。在美国意外走红,为它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美国很多小镇居民有周末采购的习惯各家习惯一次性把下周的食物、生活用品买齐电动三轮车便宜方便非常合适。倪晓峰告诉记者,由于美国有农场使用和周末购物的应用场景,春节前公司还和视频拍摄地的政府部门取得了联系,计划春节后实地考察,商谈扩大合作甚至在当地建厂等事宜。

新订单带来新思考

“三蹦子”之所以成为三轮车的代称,起初是燃油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发动机会发出巨大的“嘣嘣嘣”声响。事实上,电动三轮车早已不会发出如此声响,而为了贴合使用者的需要,每一台“三蹦子”出厂前还会根据客户实际需要进行个性化改造。

“一方面,发货到不同国家的电动三轮车,会根据事先调研目标市场的道路概况和当地人的使用习惯做出改造,以让车更适合当地驾驶;另一方面,遇到个别客户对动力、续航有特殊要求,也会通过调整电机、控制器、电池组去满足个性化需要。”而这样一辆个性化的电动三轮车,价格还很实惠。“算上出口的运费、清关费用等只需1000多美金。”倪晓峰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威所在的无锡市锡山区,被称为“中国电动车之乡”,这里的电动车产业规模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记者开车在国威所在的锡山电动车产业园里转上一转,发现全国电动车十强企业中的雅迪、新日、台铃等厂家,都只相距五六百米。难怪“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了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由于“三蹦子”在国内并不起眼,它此次在海外出圈一直被概括为“偶然”“意外”,但在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原院长、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冯晓看来,这“偶然”中却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从供需关系来看,发达国家对‘三蹦子’有需求,恰好国产‘三蹦子’售价低、质量好、技术成熟,综合考虑性价比,很容易被消费者选上。”冯晓指出,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占领了“中端”这一块,“三蹦子”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却很可能在全世界找不到竞争对手——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高,在这类产品的制造生产上并无优势;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产业工人的素质比不上中国。

“这正是中国制造独特的竞争力。”冯晓认为,“三蹦子”的出圈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中国制造业不要只盯着头部企业,中小企业和他们生产的实用性产品,也同样值得被关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