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吃坚果炒货时要注意什么?
绿色青浦2024-02-15 14:01:42

春节里,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迎新年的喜庆气氛,走亲访友,围炉茶话,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庆团圆迎新春活动,坚果炒货也成为了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年货主角。吃坚果炒货时要注意什么?来看市市场监管局的介绍↓

图片

图片

小小坚果,营养丰富

坚果可分为草本籽坚果和木本坚果。

草本籽坚果,主要包括瓜子、花生等油料植物的籽粒,其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 B、矿物质(如锌、铁、镁等)和健康脂肪。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提供能量和改善消化功能。

木本坚果,主要包括核桃、山核桃、碧根果、巴旦木、榛子、松子等,通常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 E、矿物质(如铜、锰、硒等)和健康脂肪。这些营养成分对于心脏健康、大脑功能和抗氧化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坚果虽好,不可贪吃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食物营养成分数据来看,每100克常见的坚果炒货食品的能量平均为2500kJ左右,而100克蒸米饭的能量仅约500kJ左右,前者是后者的5倍!

由于坚果中的能量和脂肪含量较高,因此也不可过量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平均每周摄入50-70克坚果,也就是说平均每天10克左右,差不多一小撮的量较为适宜。

图片图片

好吃坚果,放心“吃好”

鉴于坚果炒货的一些产品特性,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时也需多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尽量选择真空包装、充氮包装、避光隔氧包装的坚果炒货,有利于延缓酸败。

2

选择合适的包装规格(净含量),开封后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吃完,切忌敞口存放。购买坚果炒货较多时,应尽量密封避光储存,远离高温、光照。

3

部分人群对花生、腰果等产品过敏,应注意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防止发生过敏现象。挑选和食用坚果时,尽量选择原味坚果,少吃盐炒、糖焗、过油坚果,避免对异常品造成误判。

4

食用时应注意观察果仁、果壳的外形、色泽是否正常。有异味的坚果炒货不能吃。如果吃到霉变、发苦的坚果,应立刻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为这些坚果中很可能含有霉菌毒素。

图片

5

产品打开后,如闻到轻微哈喇味,或者入口时有品尝到酸败口感或回软现象,或者本应白色的果仁切面呈现微黄色,则产品已不能食用。

6

坚果炒货为低水分产品,大量摄入时应配合水分补充,以免出现舌头及消化道粘膜因失水干燥产生的不适。

7

幼儿吃坚果卡喉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一定要多多警惕。孩子应在家长的看顾下食用花生、瓜子等坚果,特别注意避免在哭闹、大声说笑时食用,否则可能引发呛食而堵塞气管。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