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
上海嘉定2024-02-15 12:53:59

甲辰龙年到

很多网友晒出龙年活动照片

据新华社报道

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

而是loong

loong典出何处?

dragon不能用了?

“龙”究竟应该怎么翻译?

“loong”从哪里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副院长彭萍教授介绍

19世纪初

英国传教士马什曼

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了中国的龙

当时的注音用的就是“loong”

但他后面解释的时候

依然使用了“dragon”这个词

图片

彭萍教授介绍

在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里

就有dragon这个词

从外形上观察

马可·波罗认为中国建筑上的龙

和西方的dragon这个词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后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

编出了史上第一部《华英字典》

里面就将龙译为了dragon

这部《华英字典》的影响非常深远

dragon这个词一直延续了下来

图片

“dragon”和“龙”含义相同吗?

几位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西方学者

这么区分“dragon”和“龙”的内涵

“中国的龙更友好和善。”

“西方的龙是一个巨型魔怪。”

“在中国,龙的形象非常正面,是一种帮助人类的动物,是尊贵的。”

“在西方,我们的龙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非常糟糕,是残暴的野兽。”

总结来说

西方龙:

口吐烈焰+巨翅长鳞+烈性如火

形象负面

图片

中国龙:

马头+鹰爪+鱼鳞+

鹿角+蛇身+没有翅膀

代表好运吉祥

图片

2005年11月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结果公开

原来呼声最高的龙落选

“译龙问题”进入公众视野

这里面就存在“龙”与“dragon”

在国际传播上的误解

如果某天遇到龙

又不想冒犯它

最好还是叫它的中文名字

the loong

而不是西方名字

dragon

同样,中国人是loong的传人

而不是dragon的传人

网友:这个翻译好!

图片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

我们不必改译龙

而应该去改变外国人

对“Dragon”一词的理解

学术界未有定论

学术领域关于“龙”的翻译争议,其实已经讨论数十年。

支持把“龙”译为“Loong”的学者举例佐证,中国传统的“赛龙舟”如果翻译为“dragon boat racing”,此处的“dragon”容易被曲解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因此不妨音译为“loong”,那么,“赛龙舟”则可对应翻译成“loong boat racing”,可能会更好地表达这项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

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蒋雨(化名)表示,把龙译为“Dragon”还是“Loong”取决于所处的语境,“其实随着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外国人也渐渐明白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一些海外读者已经知道中国龙不同于西方的龙。”

他同时称,在翻译时如果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让表达更符合文化内涵,从意译角度讲,龙译作“Loong”也是可以的。“随着全球交流的进一步增进,相信‘Loong’在外国人的脑海中会慢慢形成概念的,更多类似中国龙词汇的英文翻译也会逐渐改进并更妥帖。”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

正月初五迎财神

祝你

龙行大运

图片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