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天安门广场“发车”的“G2024次高铁票”,您领到了吗?
北京晚报2024-02-14 13:39:13

“G2024次列车,从祖国心脏开往天南地北……让我们以奋斗之名共赴时代之约。”春节来北京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李先生仔细端详着手中的特制“高铁票”,不住地赞叹“太有意义了!”这是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的为民服务车今年新春为游客们准备的特殊纪念品。能问询指路,可寻人找物,备有母婴室,还能盖主题印章……这个春节,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的为民服务车成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网红打卡点。

2月1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为民服务车被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记者注意到,为民服务车有4名民警值守,不仅可以提供询问指路、失物招领、走散寻人、健康救助、协助预约、临时休息等基本服务,还专门设置了母婴室,让家长们不再为找不到地方给孩子喂奶换尿布着急。服务车旁还摆放着三个展板,介绍升旗仪式流程、注意事项、历年变化等“热知识”。

“阿姨,给我也盖一个,真漂亮!”为民服务车的主题印章备受游客青睐。这枚主题印章以充满节日色彩的红灯笼为主体,集合了华表、盘龙和服务车等图案,别具特色。为了设计这枚印章,为民服务车的负责人、天安门分局“巾帼服务队”队长李春警官可没少花心思。

“这些年集章打卡很热,我也由此受到启发,在2022年国庆节尝试推出了喜迎二十大、广场大花篮等主题印章。”让李春没想到的是,游客们很是追捧,节后还有专程来盖印章的。去年春节他们又制作了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9枚特色印章,今年春节设计了这枚龙年新春印章。李春说:“设计主题印章对为民服务车来讲,只是增加了一项小小的服务,却能给游客们留下更加美好的记忆,很多游客都说,在天安门广场上盖章打卡特别有意义。”

“没想到天安门的警察这么赶潮流。”获得游客们的称赞,李春更有动力了,干脆在朋友圈征集新创意。一位同行说自己喜欢收集票根,让李春突发奇想,设计了与便民服务卡相结合的特制文创“高铁票”。

这是一张充满爱与祝福的“车票”,票面上注明“车次”是龙腾盛世车、国泰民安号、G2024次列车,“列车”从祖国心脏开往天南地北,票价为“奋斗无价”,下面还写着“让我们以奋斗之名共赴时代之约”的新年祝福。票的背面则印着出行安全、观看升降旗注意事项、分局指挥室电话等服务信息和暖心提示。这样别致的纪念品让游客爱不释手,春节期间每天免费发放七八百张,供不应求。

打卡集章虽然火爆,但为民服务车每天最重要且繁忙的工作还是安全提示、寻人找物、答疑指路。

几天前,有游客在广场上捡到一个儿童电话手表交到为民服务车。手表有密码,无法解锁,怎么才能找到失主?这可难不倒有孩子的李春。她接过手表,通过忘记密码联系父母的选项,一下就联系到孩子的家长。当时,家长带着孩子已经离开广场,且很快就要返回广东。李春便和对方加了微信,约定将手表通过快递寄过去。大年初二一早,李春就收到了孩子家长发来的信息,说手表已经收到了。家长还特意发了朋友圈,感谢首都警察,纪念这份美好收获。

针对广场可能出现儿童、老人与家人走散的情况,今年,为民服务车还免费向游客赠送防走失腕带,印有分局指挥室的电话,如果有人发现走失走散的孩子和老人,就可以拨打电话联系民警救助,帮他们找家人。对此,有家长评价,小举动换来孩童大安全。

每一次服务的升级、每一个精心的设计、每一处细节的完善,都蕴含着李春和值守服务车的民警们的巧思与心血。这些温暖美好的记忆也留在了游客心中,除了给为民服务车现场留言点赞,还有不少受到帮助的游客春节时特意给李春发来拜年信息。李春说:“获得大家这么多认可和赞扬,我们既有成就感又觉得受之有愧。天安门广场是那么多人憧憬的地方,作为守护祖国心脏的民警,我们理应为大家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希望我们送出的每一份帮助都能让游客感受到北京警察的爱与温暖。”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