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体“谈”记忆 新春沙“龙”②丨弄堂里,春光“龙龙”
上海浦东2024-02-12 11:05:38

洋溢欢庆的辞旧迎新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时期。有道是:体育无所不在,运动欢乐无限;体育活动成为欢度节日的一个重头戏。找体育乐子,添节日喜庆,在辞旧迎新之际,小体特别推出体“谈”记忆 新春沙“龙”,邀您一起追忆上海体育记忆。今天小体带来第二篇。

上海的弄堂随石库门而来,生于19世纪50年代。起初,江浙富人避战乱逃入租界,大批石库门应运而生,1935年后,新式里弄和花园式里弄等新样式逐步发展,小的一条弄堂可以从头一眼望到底,大的则呈鱼骨状,一条总弄带两边N条支弄。新式弄堂相比于石库门弄堂更宽,可两部轿车并排通过。这些弄堂成为了当时孩子们的乐土,弄堂宽敞就玩在弄堂,弄堂窄小就转到外面,甚至上人民广场踢足球,弄堂体育也在这小小天地里施展开来。

图片

“老鹰捉小鸡”


弄堂里传唱过一首《四季歌》,涉及体育只有开头两月:“正月里来踢毽子,二月里来放鹞子。”其实,丰富精彩的弄堂体育全年无休,可分民间体育和竞技体育,不仅有足球、乒乓、羽毛球等竞技体育项目,更有众多民间体育项目。

图片

弄堂乒乓


先看女小囡,展现腿部功夫的项目有跳橡皮筋、踢毽子、造房子。跳橡皮筋难度随橡皮筋的高度而来,最高是橡皮筋过头顶。跳的时候多是边跳边唱,既有耳熟能详的“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也有主旋律的“刘胡兰十二岁,参加革命游击队。”另一个跳跃项目跳绳花样更多,单脚跳、双脚跳、绞花跳,还有双飞和三飞,可个人PK,人多时还能跳长绳。女小囡还有手上绝活——抛沙袋翻麻将牌,沙袋高抛,接前迅速改变麻将牌造型,翻身或站或横摆,看谁眼明手快。

图片

跳橡皮筋


再看男小囡,运动项目也不少。有专属他们的“斗鸡”,不是鸡斗鸡,而是人斗人。单腿站立,另一腿手托脚踝呈三角形,三角顶端的膝盖是战斗部,用以撞、压、撬对方。“斗鸡”以群斗壮观,一声令下,蜂拥而出,冲向双方。另有以“斗鸡”姿态俯身抢砖头,砖多为胜,颇有骑马叼羊的“赶脚”。“骑马打仗”是“斗鸡”升级版,一人作马背,另一人骑在上面,“舍得一身剐,要把对方拉下马”。

图片

搁腿未下马,斗鸡无穷乐


男小囡的力量型游戏,有把花园铁门横杆当单杠比引体向上哪家强,还有不需器材的“轧(挤)死老娘有饭吃”,不是要轧死谁家老娘,而是围团人挤人,边挤边喊“轧死老娘有饭吃”。被轧当中的要突围出来,挤别人的要提防不入中心。不过,这项游戏冬天轧是抱团取暖,夏天可吃不消。北方孩子也玩,美其名曰“挤香油”,挤时不喊“轧死老娘有饭吃”,而嚷“挤呀挤呀挤香油,”挤出什么心里有数。除力量型,男小囡还爱技巧型——滚铁坏、脚踏车屛车看谁骑得慢,还有玩者众多的“扯(上海人读CA)铃”,北方叫“扯空竹”。扯铃分扯时发声的响铃和不发声的哑铃,常见的耍酷是把铃高抛,落下接住再扯。无论响铃哑铃都要钱买,没钱穷则思变,找锅盖照扯不误,一样开心。而“跳山羊”可谓是“力量+技巧”共存的项目,也有叫“撑老黄牛”,实为跳鞍马。人弯腰抱头,跳者手撑其背,分腿跃过。

图片

滚的铁环多为木盆和马桶箍


说到底,溜冰鞋是男小囡最爱,鞋底无冰刀而是滑轮,北方叫“旱冰鞋”。有穿一只鞋滑,也可双脚穿如“神行太保”。当在弄堂里传来轮子擦地声,瞬间就有少年猫腰蹬腿而来,我曾试过,站稳开步就难。今日众多人喜爱的滑板运动,那时弄堂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自制土滑板,也是长方形木板和滑轮组成,不同的是,土滑板滑轮是“弹子盘”的轴承。坐式是横装一木棍接前轮,棍上按手柄操作;立式是竖一木棍接前轮,木棍一端横装手柄。

图片

土滑板


弄堂游戏中也有男女共同参与的项目,年纪小的玩“老鹰捉小鸡”,大的跳长绳。时至今日,一些民间体育走出弄堂成竞技新项目,如“斗鸡”成“角斗士”,拗手劲变扳手腕,踢毽子为毽球,就连跳绳也有了国际比赛。

图片

足球踢到弄堂外

图片

上海市民九子大赛


伴随我们长大的弄堂体育有益身心,丰富了生活、增进了交往,种下了体育种子,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勇敢机智,也成了上海这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



选稿:刘佳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