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优质微短剧如何更多受世界青睐
新民网2024-01-29 13:14:23

体量“微”亦可价值大 时长“短”亦可品质精

——中国优质微短剧如何更多受世界青睐

◆吴翔

2024年的春节档,将有一大批备受观众期待的精品微短剧上线,其中《超越吧!阿娟》是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的衍生真人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改编自大热剧集《去有风的地方》,《变相游戏》是2023年度爆款电影《孤注一掷》的衍生短剧……体量“微”亦可价值大,时长“短”亦可品质精,“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中国微短剧已开始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关注,很多微短剧平台已经将北美市场作为出海主阵地。

这两年,中国的微短剧迎来快速增长。据统计,抖音2023年每天主动搜索微短剧的用户数量增长2倍,播放量破亿的微短剧达500部,其中12部作品的播放量破10亿,微短剧日播放量增长了一倍。所谓微短剧,就是单集最长不超过15分钟,最短甚至不足60秒的剧集,在有限的篇幅内高频呈现剧情亮点,悬念感强,情节紧凑,很多观众直接称呼它们为“爽剧”。

毫无疑问,微短剧的出现,对于那些“注水”电视剧是当头一棒,再加上周期短、置景成本低、拍摄成本少、变现机会多等特点,微短剧也给了影视工作者更强的动力。不过,由于高速发展,微短剧作品也曾一度面临良莠不齐的局面,很多剧只顾着“爽”,经常将喜剧奇幻、穿越重生、草根逆袭、豪门秘事、凶杀探案等冲突性元素一锅炖,“锅”中却没多少营养价值。有些微短剧缺乏基本的价值观介入与公共理性载入,贩卖的是焦虑,兜售的是毒鸡汤。

去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明确从七个方面加大对网络微短剧的管理力度和细化举措,包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历经规范化管理后,微短剧行业转型升级,《逃出大英博物馆》《我是名角儿》等一批精品微短剧,用精彩故事传递社会价值,折射时代发展,给观众以思考和力量,让微短剧行业逐渐赢得尊重。

如今,中国微短剧作品已经开始朝着优质化精品化的方向迈进。在不久前的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上,管理部门、创作者、专家学者对活力涌动的微短剧进行深入探讨,就如何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创作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芒果TV发起了“精品短剧扶持计划”、抖音发起了精品微短剧合作计划,宣布将携手多家媒体机构,未来一年围绕“向阳篇、向善篇、向美篇”三大主题和“致梦想、致青春、致温暖、致振兴、致国风、致想象”六个方向打造精品微短剧,首批共创的精品微短剧将于2024年3月上线。

这些计划面向影视公司、媒体机构、MCN机构以及个人创作者,给予精品微短剧资金和流量扶持,鼓励更多专业媒体机构加入到精品微短剧的创作中来,这将为微短剧向上向善开拓出更多的可能性。影视正规军正纷纷入场,为微短剧行业带来不少惊艳之作。例如知名演员刘芸主演的《全职主夫培养计划》,杨蓉主演的《二十九》,还有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王晶、以《家有儿女》父亲角色夏东海闻名的演员高亚麟也相继官宣进军微短剧,华策影视、柠萌影视、长信传媒、北京精彩等影视公司也纷纷加速布局微短剧,将长剧的内容质量平移到精品微短剧中。

越来越好看的中国微短剧也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曾经,中国的长视频的海外“主战场”是东南亚市场,而中国的精品微短剧则将内容成功“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总部位于硅谷的ReelShort团队已经开始尝试更本土化的制作方式,采用海外拍摄班底,启用欧美演员,在保留中国火爆的短剧题材内核的同时,结合欧美观众更熟悉的狼人、吸血鬼等题材,从而打造更本土化的短剧。而经过本地化包装、每集不到2分钟的欧美式“接地气”微短剧,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地用户。

无论是长视频还是微短剧,优秀的作品,无一不是各环节齐心协力、认真打磨的成果。随着微短剧的发展趋向规范化,这一剧集形式正拔节生长。越来越多优秀影视专业人才和机构的加入,只有不断开掘新题材,弘扬正能量,以小切口讲好故事,提高内容质量,才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品。(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曹子健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