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民族工业昔与今:振华油漆公司
上海普陀2024-01-27 15:56:44

风吹千树水连环

半马苏河十八湾

水流百年缘仍在

靠谱之风代代传

曾位于苏州河畔的振华油漆公司初名振华实业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涂料生产的民族工厂之一。1916年,创办者邵晋卿觉得进口油漆紧缺而国内无制漆厂,即与人集资创办振华实业公司,位于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后又迁往狄思威路(今溧阳路)。1918年,邵晋卿盘入苏州河北岸潭子湾路的光华红粉厂,开辟为潭子湾路生产基地,并加建7间平房,增添设备,公司改名为振华油漆公司。

图片

潭子湾路厂房

1920年振华油漆公司总资本增至20万两,改名为振华油漆股份有限公司,以“振兴实业、提倡国货”为公司宗旨,以“飞虎”为商标生产各色油漆。

图片

“飞虎”牌商标

“飞虎”牌商标是中国涂料行业创立的第一个商标,由振华厂长兼工程师肖贤纲设计,描绘了一头长着双翅的老虎,这里将老虎按上翅膀,正是“如虎添翼”的意思,振华油漆公司希望自己所生产的油漆在同行中可以做到“强中更强”,优中更优。

图片

注册的“飞虎”英文商标

1928年,振华厂一场大火后重获新生,以10万两白银的保险赔款重建厂房,订购新设备。为了扩大“飞虎”知名度,特请国画大师张大千胞兄,以“虎痴”自号的张善孖绘“飞虎”国画,作为镇厂之宝。

图片

张善孖所绘“飞虎”国画

1925年“五卅”惨案后,“飞虎”牌油漆在抵制洋货运动中,成功将日货“鸡”牌油漆赶出上海。之后,“飞虎”油漆还进入由洋货垄断的国内铁路、电车车辆油漆市场。1935年,振华、开林、永固三家油漆厂签定“三厂联价公约”,与洋货竞争。在爱国华侨的支持下,产品远销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

图片

国民政府工商部训令全国采用“飞虎”牌等国货油漆的登文

图片

上海市商会商品陈列所十五周年纪念颁发给振华油漆公司国货展览大会荣誉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占领厂区。为维持生计及满足新加坡等地订货需要,振华厂于1938年在赫德路(今常德路793号)另建新厂,1946年4月国民政府发还潭子湾路厂区,该处遂为第一制造厂,常德路厂区为第二制造厂。

图片

座落于常德路上的振华油漆公司第二制造厂

图片

抗战胜利后发还振华油漆公司日军强占生产设备和生产厂房的文件

解放后,企业发展迅速,产量大增。1955年公私合营,同年12月并入14家造漆厂,定名为“上海振华造漆厂”,1965年在古浪路200号(后变更为古浪路1167号)新建厂房。2010年7月更名为上海涂料有限公司振华造漆厂。

图片

位于古浪路的上海振华造漆厂

振华造漆厂是全国涂料工业重点企业,南极长城站、首都机场航站楼、上海大剧院、上海体育场等著名建筑都使用其产品,它也是宝钢最大的卷材涂料供应商。

图片

应用“飞虎”牌卷材涂料的彩钢板建造的南极长城站

图片

振华造漆厂建厂75周年大铜章

随着桃浦地区的转型开发,2017年7月,振华造漆厂完成在桃浦工业区的生产装置拆迁,厂区地块移交等工作,卷材涂料等产品布局至金山第二工业区。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