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古人的花式“比耶”是啥意思?千件文物探寻古城故事
央视新闻2024-01-22 06:37:00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放

山西太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晋阳,从春秋时期开始营建,到唐代日趋辉煌,在北宋初年战乱中废弃,晋阳古城存在了1500多年,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历史传奇。1月19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展出1000多件精美文物,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探寻尘封千年的历史故事。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参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建设,构建层层穿越的观展新体验。

讲解员 奥媛:这件精美的青铜器是赵卿墓的鸟尊,在春秋晚期的时候,赵简子创建了晋阳城。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三家分晋”也被视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分水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晋阳。晋阳古城遗址主要由城池遗址、石窟寺观遗址和墓葬遗址三部分组成。这件精美的汉白玉石椁,就是20多年前在晋阳古城遗址墓葬区发掘出土的。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张庆捷:石椁是中国式的,但图像里不见中国元素,墓主人是虞国人,有的人认为就在现在的两河流域。

带着浓浓异域风情的还有晋阳古城遗址出土的列队成阵的骆驼俑、胡人俑。专家表示,这些文物都反映出古代丝绸之路上,晋阳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十字路口的重要古城。在展出的1000多件文物中,唐代郭行墓壁画也十分引人注目。墓主郭行曾追随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名武将。

唐代郭行墓壁画 “比耶老人”吸引关注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刘俊:四壁画的是树下老人图,还有一个手势,和咱们现在“耶”很像。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裴静蓉:很多年轻人最感兴趣的就是壁画内容里有很多的人有“剪刀手”,有的人认为它是一个祈福的图像,实际上我们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个图案也没有更多的更深入的定论。

晋阳古城考古公园今年将向公众开放

晋阳古城遗址究竟是什么样?在距离太原古县城不到1公里的古城营村,坐落着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核心区。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常一民:李白说的“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但是隋唐的长安城被现代城市叠压了,洛阳也是这样。而晋阳城从宋初至今1000多年没有大的建设,遗迹都在。

2010年,晋阳古城遗址纳入全国首批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名单,山西省文物局成立考古队开始大面积发掘,先后发现白釉瓷碗、青绿釉瓷碗等器物,建筑构件,以及手工作坊和多处建筑基址。预计2024年,晋阳古城考古公园也将向公众开放。

编辑: 陈凌天

来源:央视新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