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叶麒圣、朱洁静、蔡斌共赴“彗星之夜” 音乐剧《大彗星》拓展观剧新体验
东方网2024-01-17 10:52:04

1月16日晚,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演出现场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柏可林1月17日报道:“上海出品”的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正在前滩31演艺中心进行首轮演出。昨晚,“彗星之夜”红毯礼举行,音乐剧演员叶麒圣、贾凡、朱芾,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等共数十组近百人先后走上红毯。舞蹈演员朱洁静、王佳俊等坐上了观众席,共赴浪漫星际之约。

全新国际制作版《大彗星》在跨年档期于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完成4场预演后,取得了不俗的口碑,1月14日在前滩31演艺中心正式亚洲首演后,成为备受瞩目的开年大戏。

音乐剧演员叶麒圣

音乐剧演员叶麒圣刚结束杭州场《道林格雷的画像》和成都场《嫌疑人X的献身》密集演出,特意赶回上海赴约。他表示,对这部剧自己是久闻大名,“国内外团队融合在一起工作的形式特别好。我注重舞台的整体性和完整呈现,在这部剧中,很欣赏皮埃尔这个角色。”叶麒圣也感慨,对音乐剧演员来说,这个时代是最好的,还会更好。

“第一次与舞台上的演员这么近距离互动,传统的剧场观演关系被完全打破。”坐在家族席的舞蹈演员朱洁静带着一种观众的心态来看演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每一位演员都非常在线,整个舞台变成了一个跟观众更加互动式的、更加沉浸式的场域。”在与观众互动的舞会环节,朱洁静被演员邀请登台共舞,引发了全场欢呼。“这部作品可能只属于上海,希望喜欢它的观众都能来上海看《大彗星》。”

舞蹈演员朱洁静

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的到场,让不少人意外。蔡指导此前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迷状态,夺得亚运会金牌。如今,国家队处于休赛期,回到家乡上海休息时,他选择了观看一场音乐剧来放松。“文体不分家,有空我也喜欢看看戏剧放松一下。不少人都在推荐我看这部戏,我也为上海能有这样的好戏感到自豪。”蔡斌说。

上海制作版本的《大彗星》,故事和音乐保持了百老汇版本的“原汁原味”,但舞美、灯光、音响、视觉、服装等环节都做了颠覆性创新。中方导演周笑微表示,“这一次,我们在舞台上目之所及的所有的东西,除了故事和音乐来自百老汇的授权,其他的都是我们中国制作公司的知识产权,在我看来是非常过瘾的。”

1月16日晚,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演出现场

剧场前7排的座位被拆除,观众的四大家族坐席“复苏的花神”“花天酒地的库拉金”“一派胡言的老钱”“1812年的i人”与舞台融为一体。饰演皮埃尔的百老汇资深演员库珀·戈丁说,自己很喜欢这种互动性,“演员和观众作为彼此的一部分共同完成这场演出,我希望越亲密越好。”

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剧照

韩国舞台设计师吴弼泳设计的耀眼舞台,灵感来源于“宇宙”“行星”和“星轨”。空中悬挂的66个数控葫芦和百米母架结构,吊起重达12吨的5个圆形装饰、2吨的硬件设备和1吨的水晶吊灯。而中国灯光设计师李博文设计的接近600个灯光cue点,给观众和演员们营造了如梦似幻的舞台氛围。这需要安装调试将近80台切割灯具设备、国内新出的4台追光云台设备以及近100台进口摇头染色大功率灯具。

“我们一开始其实也有点紧张,没想到呈现出来的完成度很高,各方评价都是超越了百老汇。”作为音乐剧《大彗星》出品方之一,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相互借鉴学习,相互成就 ,这就是我们坚持上海主导制作这部百老汇大剧的意义。我们的制作团队在和国际团队的磨合中越来越成熟,我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参与国际同行的竞争当中去。”

1月16日晚,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演员与观众大合影

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大彗星》由上海大剧院、长扬文化、西岸大剧院出品,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西岸大剧院、昱华文化联合制作,本轮演出将持续至3月3日。

作者:包永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