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三届石榴杯征文收官 《衣冠不南渡》等10部网文作品获奖
东方网2024-01-16 20:52:39

1月16日,“传承民族文化网络文学创作研讨会暨第三届石榴杯征文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现场揭晓了第三届石榴杯征文的获奖名单,《保卫南山公园》《长生从负心开始》《琼音缭绕》《盛世春》《我本无意成仙》《我为长生仙》《相医为命》《星河之上》《燕辞归》《衣冠不南渡》10部网络文学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认为,文学发展的新气象,亮点之一就是网络文学的繁盛。他表示,网络文学为少数民族文学注入创新活力。

石榴杯征文活动鼓励作家创作民族文化题材、现代民族题材、民族神话故事与传说、军事、科幻及轻小说等方向,体现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精神风貌。

以本届获奖作品为例,科幻题材作品《保卫南山公园》将科学的理性和末世科幻的艺术想象巧妙结合,书写人类保卫地球的科幻未来;现实题材作品《琼音缭绕》讲述了三代人传承创新海南琼剧的故事,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和民族文化气息;历史题材作品《衣冠不南渡》以轻松诙谐的文字解构厚重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三国末期的历史图景,将新时代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创作推向新高度。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专家肖惊鸿表示,这一届石榴杯获奖作品囊括了历史、科幻、古言、仙侠、现实几大题材类型,多角度诠释了网络文学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石一宁提出,可以发挥网络文学互动性的特点,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和激励民族特色题材的创作。

据了解,三届石榴杯征文活动的持续举办,为民族题材网络文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作者。其中,意千重、青铜穗、牛莹成为两度摘得石榴杯荣誉的佼佼者。意千重作品《长生从负心开始》融合上古神话元素,以女性仙侠风演绎了民族风采;青铜穗作品《盛世春》书写历史中的女性,以女性意识的现代性张扬民族性;牛莹作品《相医为命》,在疗愈心灵的温暖故事中展现民族特色文化。

数据显示,历届石榴杯获奖作品中已有超八成授权IP开发,包括出版、有声、动漫、影视、周边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同时,石榴杯培育的优秀作品不断走出国门,受到海外用户的喜爱,展现出民族IP的潜力。以首届获奖作品《恰似寒光遇骄阳》为例,该作品在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翻译上线后,阅读量已突破1.3亿,同名改编漫画也吸引了近3000万人次浏览。

“拥抱年轻化、国际化的发展机遇,打造新时代民族文化IP,正逢其时。”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表示,根植传统、立足时代、面向世界,是阅文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IP的重要方向,“只有秉承充分的文化自信,才能创作出真正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民族文化IP。”

天成嘉华文化传媒董事长张爽介绍,将与阅文集团合作,推动网络文学IP开发与影视长短剧、动漫、游戏等项目相结合,运用科技力量,成立投资基金,探索多种模式,助力共同建立一个网络文学作品与市场开发形成的紧密合作的生态。

作者:包永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