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何赛飞、郝平、茅善玉、赵志刚同台飙戏 方言剧《魔都俏佳人》喜迎新春
东方网2024-01-15 15:32:37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月15日报道:“大家看名字《魔都俏佳人》,就知道这是一个讲上海的故事。”1月14日,在“演艺大世界”首部方言贺岁剧《魔都俏佳人》媒体见面会,该剧主演之一、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表示,电视剧《繁花》的热播,带动了沪语和海派文化推广,我们想通过这部剧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由何念导演、赵化南编剧,何赛飞、郝平、茅善玉、赵志刚、毛猛达领衔主演,黄龄特邀主演,何易、任一、郭珍艳主演的《魔都俏佳人》,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并将于2月4日至8日、2月13日至17日在上音歌剧院连演10场。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带动上海节假日文化消费的主动尝试,“演艺大世界”首次推出方言贺岁剧,有望成为上海的又一贺岁文化品牌。

该剧以沪语为主,夹杂了宁波话、陕西话、苏北话等全国各地方言。“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根,它把百姓身边的故事用独特的语言予以呈现,就特别接地气、有生活感。”主创们表示。

《魔都俏佳人》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甘蔗阿嫂(何赛飞 饰)和侄女甘丽莎(黄龄 饰),盯上了药材行老板万宝财(毛猛达 饰)的家当。甘蔗阿嫂百般算计无果,决定让年轻人孔白峰(郝平 饰)假冒豪门去万家相亲,想娶万老板女儿万盈盈(茅善玉 饰)。但女大学生万盈盈与进步青年欧阳明(赵志刚 饰)正在恋爱,自然是极力反抗。从此,双方开始斗智斗勇,并在过程中发生了种种令人捧腹的阴差阳错,喜剧效果拉满。

凭借电影《追月》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演员何赛飞,对于此次回归舞台有着极大的热情,她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和几位主演都非常熟悉。她和赵志刚都是越剧出身,曾在央视一起合作过。此次在话剧舞台再合作,也将延续一贯的默契。

茅善玉和赵志刚同时出道、一起成名、一起退休,两人私下是莫逆好友,戏曲舞台上更是合作很多。首次在话剧舞台上合作,赵志刚自我调侃说:“我们这次演一对‘退休CP’,茅院长演22岁的女大学生,我相信她一定有能力演好。我就尽量演出一些青春气来。”他还透露,舞台上讲沪语与平常生活中说沪语有点不一样,要更规范一点。在排练中,他一直向茅善玉请教。

和“阿德哥”毛猛达饰演“老夫少妻”的歌手黄龄,受偶像茅善玉的邀请加盟时,她说自己“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要演茅老师的‘小妈’呀,这种机会太难得了,一定要参加的!”茅善玉也笑着说:“真实年龄我好做黄龄的妈了,但剧本这样的设计,我很期待最终的效果。”

近年来,电影《爱情神话》、电视剧《繁花》、话剧《长恨歌》让沪语文艺作品备受上海乃至全国观众的追捧。“我每天晚饭后只要有点空,也都会打开电视机追沪语版的《繁花》。”茅善玉说。赵志刚也很喜欢《繁花》,“现在很多上海的小孩子不会说上海话,影视作品、舞台作品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毛猛达演了一辈子的沪语舞台作品,对于参演《魔都俏佳人》内心十分激动。“随着更多沪语话剧、音乐剧作品的加入,很多青年观众开始来看滑稽戏。我们应该乘着大家对上海话热情的这股东风,推出更多的上海话文艺作品。”

在《繁花》中扮演“杨浦小六子”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何易,在戏里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他对剧中角色的揣摩,就是通过方言来完成的。在《魔都俏佳人》中,他将再度用方言深入诠释角色的特征。

《魔都俏佳人》中除了沪语,还有何赛飞讲的宁波话,郝平讲的陕西话等等,将串联出一幅“全国方言地图”。“方言就是每个人的乡音、乡情,这是从儿时陪伴自己一路成长的、熟悉的声音,用它来演绎生活中的场景,是最能够传递最亲的那份情感的。”赵志刚说。

导演何念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对上海文化的了解相当深。前不久他刚和徐峥一起将《爱情神话》改编成了音乐剧,其中有大量的上海话。他表示,“我们演员来自不同门类的表演艺术形式,将挖掘大家擅长的部分。”

方言贺岁剧《魔都俏佳人》由上海黄浦文旅集团、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上海艺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新美虹文化有限公司协办。

作者:包永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