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繁花》小说真正的主题是什么?为何选择让王家卫来拍?金宇澄这样回答
潮新闻2024-01-13 20:51:00

伴随着电视剧《繁花》的大结局,其豆瓣评分冲到8.3分,毫无悬念地成为2024开年首部热播剧。

同时,金宇澄同名原著小说也火了。这部2013年3月出版的长篇在10年后再度登上畅销书榜单,最新消息是重印20万册。

这部35万字的沪语小说横空出世时,把当了20多年编辑的时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金宇澄,推上了“海派文学新传人”的位置。2015年《繁花》拿到茅盾文学奖,评委王春林这样评价——

“说到上海叙事,自白话小说以来,大约有4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金宇澄。”

不同于韩邦庆笔下的“十里洋场”,张爱玲的“海上传奇”,抑或王安忆回溯的“史前上海”,金宇澄用通篇的“话本体”搭建起全新的一个小弄堂里属于小市民的上海。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繁花》封套上,写着“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冲向终点”。

潮新闻记者曾于2012年在上海弄堂里与金宇澄喝过茶,聊过当时刚发表于《收获》杂志的《繁花》。近日记者再度联系上他,这位典型的“上海爷叔”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每天能接到四五十个采访邀约,推掉了其中绝大多数。他说曾在一天内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和光明日报的采访,极其忙碌。即便如此,他还是与潮新闻记者聊了聊。

《繁花》剧照

潮新闻:剧版《繁花》刚开播,书粉就炸锅,说“剧里的宝总和小说的阿宝简直是两个人。”相较于原著剧版改得大刀阔斧,小说里有商人家庭的阿宝、军人家庭的沪生和工人家庭的小毛三条人物线,剧版删掉了沪生、小毛,抽出阿宝,讲述阿宝的商海沉浮与人生传奇,辅以阿宝与玲子、汪小姐、李李的感情纠葛。对此你怎么看?

金宇澄:不能只看到大幅改编这一点,不同的艺术手段各有各的优势。比如这部电视剧里面有那么多闪闪发光的表达手段,小说同样是做不到的。而这些影视化的表达手段,是让《繁花》这个作品如今得以出圈的重要因素之一。

潮新闻:许多看过剧版《繁花》的人,都会被剧中极富王家卫个人色彩的美学风格所倾倒。《繁花》小说开篇也有王家卫《阿飞正传》的桥段,你是怎么和王家卫是结缘的?

金宇澄:当初写《繁花》时我根本没想过改编成影视的事。2013年11月王家卫找到我,要求改编成电影。那时《繁花》的影响力还留在文学圈内,但王家卫已经看过了小说。

他跟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他哥姐的事。王家卫出生在上海,1960年代移居香港,在上海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年纪和我相仿,也与小说中主人公的年纪相仿。因此在他的电影里总有挥不去的上海旧梦。

刚谈20分钟,他跟我讲,已经完全想好了,电影、电视全部要做,用上海话做。我很惊讶,我说你不是从来不做电视吗?他说,不是做一般电视,要做美剧。我想来想去,《繁花》和美剧不是很有关系。

才过了几天,另一位知名导演娄烨的编剧来联系我,也说想拍成电影。我就跟他说,我已经和王家卫导演谈好了,否则倒真的也可以给娄导。娄烨那边说,如果给我们拍的话,明年肯定拍出来。王家卫预计用五到六年拍出来,他一向是慢慢来。给别人拍也是拍,给王家卫拍,会更加放心一些。

潮新闻:你个人最喜欢王家卫的哪部电影?

金宇澄:我还是最喜欢《阿飞正传》,这片子我看了五、六遍,每次看都在想:怎么我忘记这一幕了?尤其开始的人物表现,真的太牛了,中国电影很少有这种复杂的细化,人物的把握上,能让你想到最好的短篇小说。

张曼玉在里面很淳朴,刘嘉玲是风尘女子,阿飞和两个女子的周旋演得这么独特。最牛的是把电影拍得像虚构又像非虚构,对于生活气息的细微拿捏,即接地气,又独特,王导喜欢留下时间,和我写小说一样。我没什么高大上的哲学,只想记录时间。

潮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你开始写作《繁花》的契机?

金宇澄:开始是在上海的弄堂网发帖子闲聊,取网名“独上阁楼”,就觉得新鲜自由,因为没人知道我是谁。手舞足蹈写了一个多星期,写到开头人物陶陶,绕进去就出不来了,写着写着成了一部长篇。内心却不像以往对写作那么挑剔,特别兴奋,就想一路写下去。

做提纲、人物表,按拟定的结构每天更新三五千字,花了大半年时间修订,完成了《收获》的版本,仍然保持了连载章回的那种节奏。

潮新闻:这部小说真正的主题是什么?

金宇澄:“好花不常开”吧。珍惜人生,时间早已流走,听一首过去的歌,提一件过去的事,像面对一盘旧录像带,我完全忘记,打开一看,突然复活,曾经的人和事忽然出现,引发无穷感怀——不是幸福,也不是痛苦,有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2011年我路过上海延安路高架和陕西南路交叉口的人行天桥,无意中看到一个在那里摆地摊的女人。她的岁数很大了,正在卖小孩的鞋袜一类的东西。

就这惊鸿一瞥,我认出这个女人是我青少年时代静安寺地区最有名的一个美女。当时的场景,类似于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那种少年人对年长美丽女性的迷恋。

我看到她,并不是想说她怎么潦倒如此,在这个地方摆地摊,而是想表达时间的残酷性。时间能把你印象中已经记不起容貌的美女,变成这个样子。

一朵花开时,大家都觉得美,但没人去仔细记录她慢慢枯萎的过程。这最终成了我动笔写《繁花》的重要原因。

潮新闻:这位静安寺的美女是小说《繁花》里的谁?

金宇澄:她并没有成为小说中某个具体形象,但书中的每一位女性几乎都有她的影子。《繁花》中的女性都逃脱不了“好花不常开”的命运。

譬如,李李看破红尘剃度出家,阿宝的初恋雪芝中年“丰腴发福”,弄堂“花蝴蝶”大妹妹被发配到安徽山区,梅瑞沦为“上海滩最吓人的女瘪三”,汪小姐产下不知生父为谁的“双头怪胎”……用书中的话形容,“讲得有荤有素,其实是悲的”。

潮新闻:除了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还被改编成为舞台剧、漫画、评弹等等,你与这些二度创作者是怎样合作的?

金宇澄:我并不会过多介入,只是乐观其成。我这个人特别遵守业内和业外的规矩,我不可能去导一个剧或者去做一个电影,因为我不懂这一块,所以在这一方面我是完全听导演的。包括这部剧版也是,我不会主动去说哪里不合适,因为这个事我是外行。

金宇澄的微信头像

潮新闻:你的微信头像是一艘从汉堡到美洲航线的旧时豪华邮轮,2021年一群杭州军迷在网上讨论《繁花》这本书,他们觉得你肯定是一位非常铁杆的航海爱好者,不然不可能对二战巡洋舰的主炮及主装甲带深度、对英德北角海战了解如此透彻,甚至知道“安东炮塔”的专业叫法。《繁花》里对模型制作、对海员航海生涯的描述细节极多,这类冷门领域,一般作家都不会写得那么细。你是否专门为此采过风?

金宇澄:过去我确实喜欢过这个领域。老舍先生说过,写一个人,你要有一千个人做准备,得上知绸缎,下知葱蒜,什么都要准备好。《红楼梦》前八回,荣府的菜单,一大家人分别穿什么衣服,戴的什么饰物,淋漓尽致,写得特别漂亮。

我觉得这才是小说关心的事情。那些生活的风貌、场景已经过去了,那些细节逐渐被遗忘,我写这个小说,应该把这些补上,把当时生活的场景还原出来,因为它代表了那个消失的时代。

军迷在网上讨论的《繁花》片段

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什么时代的人,就要讲什么话。他是一个海员,你一定要让他讲海员的话,或者说写一些航海故事和一些机器方面的知识。比如《繁花》中的海德是海员,出海回来告诉小毛躲过了海轮相撞事故,他说的内容,必须符合海员的身份。

这一点上,西方小说家做得更好。写过《铁皮鼓》的君特·格拉斯有一个小说《猫与鼠》,他写几个孩子在一条二战废弃的兵舰上面玩,兵舰上面所有的炮、螺丝钉,都有具体的名称。

老舍在《谈初学者写小说》中说过,那个一箭成功的人,想必是文字已经写得很通顺,生活经验也丰富。他下过苦功,可是山沟里练把式,我们不知道。我们应当知道自己的底。我们的文字基础若还不十分好,生活经验也还有限,又不晓得小说或剧本的技巧,我们顶好是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为的是练习,给创作预备条件。

(金宇澄传给记者这张截图)你瞧,像这篇日记里关于舟船的描述,就特别中国,与西方很不一样。

文学就像是一个黑洞,你准备了再多投进去,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潮新闻:你和你的作品曾多次登上钱江晚报主办的春风悦读榜,对于杭州你的印象如何?

金宇澄:我多次应钱江晚报的邀请来到杭州,在西湖边喝茶,还有一次奖牌掉在茶馆里,找不到了,后来主办方又想办法给我补发了一块(笑)。

杭州这座城市给人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非常舒服、能够滋润到你的内心,让人的心跳慢下来。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