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鲜灌香肠、金元宝松糕、卡通龙汤圆……这些创新年货满足年轻人的“既要又要还要”
新民网2024-01-12 08:33:00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距离龙年新春还有近一个月,但网上年货节已经如火如荼。昨天,叮咚买菜发布一系列龙年新春的年货商品,从鲜字当头的传统鲜灌香肠和手工鲜腌咸肉,到“讨彩头”“抢好运”的金元宝造型八宝饭、年糕和松糕,既传统又创新,旨在满足包括年轻人在内的不同消费群体的年货需求。叮咚买菜方面预计,除夕前一周将出现年货销量高峰,整体销量对比本月同期或将增长超60%。

图说:造型八宝饭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庭主力,他们也开始接手了置办年货、做“年夜饭”的重任。作为新型食品公司,今年叮咚买菜针对春节场景开发了极为丰富的一站式年货商品,覆盖生鲜蔬果、水产、预制菜、烘焙、零食、鲜花等12个品类和多种用餐场景,共计330多款新品。其中各品类春节礼盒新品有200多款,还有与10多家线下知名餐厅、酒店联名推出的经典年菜礼盒卡券,如锦江饭店、国际饭店、上海老饭店等。

整体而言,叮咚买菜今年在针对年货的开发中,对商品的丰富性、创新性与“传统味道”进行了兼顾,围绕食材的“鲜”和口味的年轻化做细节改良。

比如,针对南北方地区都爱吃的八宝饭,叮咚买菜在保留往年传统爆款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更适合年轻人口味的“小团圆八宝甜盒”。和传统大碗八宝饭不同,这是由四个造型完全不同的迷你“甜品”组成,馅料分别是奶酪芋泥、蛋黄肉松乳酪、南瓜配火山熔岩酱、巴斯克,成为不喜欢老式八宝饭的年轻人和儿童的新选择。

图说:开发多款礼盒

另外,当下的年轻人热衷于在线上线下“讨彩头”“抢好运”,对此,叮咚买菜还与知名金饰品牌联名定制了金元宝造型的八宝饭、年糕和松糕,并发起黄金豆抽奖活动,增添过节氛围;口味则是定制了豆沙、酒酿和蛋黄味、香芋、巴斯克风味,咸甜皆有。此外还有一款麻将造型的糖年糕,可蒸煮可煎炸,摆在年夜饭桌上,乐趣十足。

针对另一个南方消费者过年必吃的大单品,汤圆。除了传统口味如大黄米黑芝麻外,叮咚买菜上还有用桂花酒酿、富平柿子入馅的小众口味汤圆;还有金元宝造型和卡通龙造型的汤圆,刚上线就获得众多有娃家庭的好评。

而水饺作为北方年夜饭餐桌上永远的C位,叮咚买菜今年则是重点定制了一款手工包制的,集五种口味于一盒的“五福临门珍味五彩海鲜水饺”,主要食材有海胆、海参、虾仁、墨鱼,饺子皮的颜色则是分别取自天然的甜菜汁、南瓜汁、菠菜汁、墨鱼汁等食材,组合起来非常适合过年期间摆上年菜餐桌。上线三周左右,该水饺销量已经接近15000万份。

在江浙地区,很多家庭里的长辈都有去街边腊味店灌香肠,或是自己在家腌咸肉的经历,一次腌上几斤,随用随切,用来炒饭、炒菜、做汤都是一绝。不过整个过程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今年,叮咚买菜预制菜自有品牌蔡长青在华东地区首次推出了主打新鲜、现制的传统鲜灌香肠和手工鲜腌咸肉。该系列商品的原材料切割和生产过程均由叮咚买菜自有工厂完成,承诺使用优质鲜肉而非冻肉,且减少了腌渍时长,做到减盐,更适合后续家庭烹饪。

消费者收到香肠和咸肉时都是半风干状态,可直接处理后烹饪食用,也可将其挂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继续晾晒数天至风干状态,口感更佳。3:7的肥瘦比,让香肠香而不腻,大颗肉粒带来了十足的嚼劲。随着新鲜灌制的香肠被悬挂于阳台或者窗外,很多人记忆中过年的仪式感就又回来了。

此外,还有同样是叮咚买菜自营工厂加工的以“整只”为特色的卤味三件套:整块酱卤牛腱、整只酱鸭、整片卤猪耳、半只猪头肉……也能为年夜饭的餐桌贡献不少年味。

叮咚买菜首席商品官(CMO)徐志坚表示,以年货为开端,叮咚买菜新一年的商品开发计划之一即是继续扩充休闲场景商品开发,并且要开发更新鲜、更健康、更短保的食材和食品。其中,将重点加强开发有机商品、本土特色肉禽、冷藏料理类等机会品类,同时加大自有品牌和定制商品的研发力度。用好叮咚买菜的供应链和自有生产能力,严控商品品质,把商品的价格“打下来”,把品质和口感提升上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