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大衣料子”越来越“挺刮”,南大智慧城形成集聚开发态势 |城市更新进行时
上观新闻2024-01-11 17:29:00

日前,“上大-临港数字经济研究院”在南大智慧城成立。研究院将发挥南大智慧城与上海大学毗邻优势,聚焦数字计算优化、数字经济治理、数字平台经济和数字文化经济四个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委托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在前期“十年磨一剑”全面完成整板块区域收储的基础上,紧邻市中心、被誉为“不可多得的大衣料子”的宝山南大智慧城,2021年起转入大开发、大建设阶段。以“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为战略目标,聚焦“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及“产城融合创新发展”开发原则,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品质功能提升。

南大数智中心A楼大堂。 吴越摄

当前,随着南大西南象限办公楼宇、产业载体拔地而起,道路、水网、绿化焕然一新,企业人才、高校力量也汇聚而来,“大衣料子”正变得越发“挺刮”。

产业升级,科创企业主动找过来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南大数智中心A楼食堂,打饭窗口大荤、小荤、素菜、面档选择丰富,百来个座位已全部坐满。食堂运营工作人员表示,最近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早晚还好,中午位子都要不够了。”

食堂人头攒动。 吴越摄

入驻企业多了,座位才紧张。20237月底,南大数智中心百米双子塔楼中的A楼率先交付使用,前期进场装修完成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聪链集团成为首个入驻企业。随后,其他企业相继入驻,一楼大堂也开出了全家便利店和Manner咖啡。

“办公楼外立面形象出来、还在内部装修时,就有一些科创型企业主动过来询问。”上海临港南大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静说。以智能终端软硬件及运营服务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瀚泰智能2023年秋天入驻南大,企业负责人表示,南大的人才落户政策很有吸引力“我们希望尽早入驻核心区域,提升企业形象,与智慧城一同发展。”

以科创企业总部为主导,聚焦数字经济、合成生物、科技金融等产业,同步支持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等科创产业发展,地处中外环之间的南大智慧城,凭借清晰的产业定位吸引了上述领域的央国企、专精特新企业前来考察。这几天,又有“中字头”企业签订房屋租赁协议,数家企业达成签约意向。

一方面招大引强,另一方面培育孵化。来到A34层,记者看到了隔断式孵化办公空间,十来家生物科技、科技金融、建筑设计、食品领域的小微企业已“拎包入住”。其中,维普拉斯信息科技由上海大学孵化,是一家突出艺术引领、设计实践、技术落地的研究机构,前身为上大数码艺术系虚拟实验室。

临港南大与上海大学签约。 资料图片

“‘数智南大’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上海市第三批特色产业园,我们欢迎高校孵化企业来到这里,一起成长。”赵静表示,上大-临港数字经济研究院的成立,将为南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产业集群持续“升温”提供新机遇。

软实力锻造,多部门联动配合

登上双子塔楼,向南望,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科创之门”已基本完工,正在安装外立面玻璃幕墙;向西看,在三幅C6科研办公产业用地建起的数智绿洲一期水电安装全部完成,外立面装修和内部精装修进行中,一旁的数智绿洲二期也已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科创之门”基本完工,数智绿洲二期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吴越 摄

上述办公研发载体尚未竣工,招商工作已捷报频传,原因何在?一位招商人员告诉记者,在成本合理的前提下,企业一看品质、二看服务。“营商环境是产业招商不变的软实力。”

南大指挥部副总指挥、南大开发公司总经理张鹏说,南大的转型发展源于和临港集团的“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源于和华润、保利、金茂的央地合作,也得益于宝山“全区一盘棋”——在重大项目引进、落地过程中,区内各委办局主动作为、跨前服务,发挥了关键作用。“去年以来,区科创委(投促办)为南大智慧城推荐了若干产业项目,与我们一起拜访企业,洽谈落地方案,根据企业诉求开放应用场景,简化注册流程。”眼下,一家央企的一级子公司注册过程中,从工商注册到政策解析,逐个击破“难题”,最后成功落地,得益于区投促办、金融办、市场局、经委主动协调沟通市经信委、市市场局,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先行办理落地后的营业执照,企业税务迁入和数电发票问题在区税务局、税务所帮助下顺利解决。

南大数智绿洲一期正在内部精装修。 吴越摄

产业项目之外,南大商办、住宅项目落地也依托于体制机制完善和多方合力。张鹏介绍,南大开发公司联手区规资局围绕“南大智慧城如何从规划蓝图向高质量落地建成实现”这一课题开展联手调研,聚焦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整合、开发地块与市政配套斜街、板块建设和零星建设等问题,形成了《南大智慧城(示范区)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任务书》。

去年10月丰翔路TOD一期地块顺利实施出让,就是调研成果的体现。“依托区工程建设审批审查中心工作机制,我们与区规资局加强协同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审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区规资局在项目拿地后约7小时内立即进行方案公示工作,后仅用18天时间就完成了从项目拿地到设计方案批复。区建设事务受理中心加班加点为建设单位进行申报审批工作,完成从“拿地即公示”到“公示后开工”的创新。”

品质提升,注重百姓感受度

作为上海市重点推进的五大整体转型区之一,南大智慧城走的是产城融合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发力高品质城市建设。

空间结构方面,南大进行了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地下空间等20个专项规划,形成生态空间穿插渗透、产业组团集约紧凑,构建疏密有致、“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形态。

2023年7月,南大智慧城首个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 资料图片

“老百姓对城市品质的感受,往往体现在道路建设得好不好,公园景观有没有,教育医疗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为此,我们始终把民生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南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杨柳青介绍,南大地区道路网格现已基本成形,累计建设市政道路总长度约21.01公里,完成了8个绿化景观建设和提标,完成2个公交首末站、1个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建配套设施项目。

生态南大。 吴越 摄

环绕“科创之门”,与桃浦中央绿地遥相呼应的南大中央公园项目先行区已开工建设。项目围绕“水林共生、城绿共融”总体定位,将接入上海市环城公园带绿网布局,满足居民游客休闲需要。

今年下半年,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也将投入使用。生态宜居理念贯穿着这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建筑设计和环境打造。医疗资源方面,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二期将于今年二季度交付使用。

上师大附中宝山分校效果图。

随着15号线丰翔路站、南大路站双TOD综合开发,宝山市民期待的商业、生活配套将跟上区域发展速度和品质。“未来,两个TOD站点将串联多场地互动,形成多要素均衡发展的城市空间,带动南大整体生活、生态、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张鹏说。

南大双tod集群示意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