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酱园弄”之外的上海乍浦路:曾有上百家饭店,比美食更悠久的是……
澎湃新闻2024-01-10 09:58:01

11月6日,电影《酱园弄》在乍浦路造景施工,许多人前往打卡。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摄


《繁花》落幕,上海的道路、建筑却更加鲜活。从黄河路到进贤路,从外滩27号到“至真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乍浦路。

在剧中,乍浦路是饭店老板娘卢美琳发迹的地方;现实中,它是电影《酱园弄》的拍摄地。

“以前乍浦路是美食一条街。先是乍浦路,再是黄河路,乍浦路是第一个。”顺旺基快餐店紧邻电影《酱园弄》中乍浦路的拍摄地,问及这条路的过往,老板娘直接将其对标近期被电视剧《繁花》带火的黄河路。

做旧的墙面、复古的海报、毛笔字体的招牌,乍浦路(武进路-海宁路段)的老上海风情扑面而来。前几日造景施工期间,这里已经成为了沪上热门打卡点,带着“长枪短炮”来直播、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1月9日,乍浦路(武进路-海宁路段)封路,不少人在两边的路口张望、拍照。没人不知道围挡之内的事——里面正在拍电影。《酱园弄》、陈可辛、章子怡……这些名字被人们反复提及。

“早几天生意好,今天就不行了呀,路给封掉了。”顺旺基老板娘说,封路对生意还是有些影响,不过剧组把盒饭的订单给了她。路口执勤的民警表示,1月11日道路将恢复通行。

11月6日,电影《酱园弄》在乍浦路造景施工。


陈可辛导演的新片《酱园弄》,取材于1945年轰动上海滩的一桩杀夫案。因电影拍摄需要,正在旧改的乍浦路被加以改造,营造出民国时期上海的街景,高墙上的两个大字“酱园”几乎出现在所有打卡照片中。不过,真正的酱园弄其实位于黄浦区新昌路,因张振新酱园而得名。

而真实的乍浦路,也有自己的故事。老上海人梁欣诚说,自己以前在乍浦路拉黄鱼车卖水果,对这一块儿很熟悉,“九十年代上海滩,乍浦路、黄河路,哪个老板财产多,就看谁放鞭炮多。那个时候万元户很少,他们放个鞭炮就几十万元。乍浦路美食街标志性的就是王朝大酒店,是最热闹、最有名的。现在饭店不开了,租房间给人家。”

堪称“小香港”的美食街

根据《上海市志》,上海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兴起了三条美食街——乍浦路、黄河路、云南南路。

1980年代初,乍浦路只是一条布满石库门老房子的普通小马路。1984年,一名叫丁宝根的年轻人率先将民居破墙,开出了一家个体点心店。虹口区工商局发给他的营业执照是001号,而在那时,上海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国有的。这家点心店在几年后被改造成“丁香饭店”。

1988年下半年,24岁的待业青年钱进在乍浦路开设“蒙利酒楼”,乍浦路美食街的面貌由此开始。1989年乍浦路还仅有13家餐饮店;1992年,乍浦路美食街餐饮迅猛发展,餐饮酒楼达到76家;1993年,乍浦路美食街拥有各类餐厅、酒楼108家;1996年为120多家。

2024年1月9日,许多人在乍浦路海宁路路口拍照。


《上海市志》写道,白天,乍浦路看上去更像一条商业小街,除了一家家饭店,这里还有药店、杂货店、超市、发廊、花店、水果店,再加上一家家服装店,真有点“百业兴旺”的意思。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那些鳞次栉比的大酒楼霓虹店招凌空伸出。霓虹璀璨,熠熠生辉,长达数百米,看起来就像悬浮在夜空中的灯海。整条路上灯红酒绿,人头攒动,堪称“小香港”。

乍浦路街角


乍浦路美食街内既有装潢考究的珠江、王朝、金米箩等大酒楼,也有各具特色的熟食店、饮食店,如金彪生煎王、永祥烧腊、大块头黄牛肉、兰州拉面、东北饺子和桂林米粉等。从生猛海鲜、家常精烧到京、湘、川、闽等八大菜系,形成规模特色。在乍浦路进餐,可在大堂吃,也可在包房吃;可以品尝小吃、家常菜,也可以吃高档菜,各取所需、丰俭由人。

梁欣诚记忆里热闹的王朝海鲜楼,坐落于乍浦路324号,原是一爿两开间饭店,1999年2月投资3000万元改建竣工,装潢堪称一流,当年营业额每天平均10万元,在乍浦路上独占鳌头。

王朝海鲜楼底楼大堂正中墙上有一块大型电子显示屏,用来告知当天各个市头宾客预定的包房号。大堂左侧,展示了几十种海鲜品名,明码标价,任顾客挑选。大门两侧和大堂中间,有投资50万元建造的3只大型观赏鱼缸,其中饲养着野生鲨鱼、彩苏眉等几十种各类深水鱼,行人路过,莫不驻足观望。二至六楼的楼面和36间包房全部金碧辉煌,一流灯光、音响、名画、盆景点缀,钢琴伴奏助兴,营造出风格高雅的饮食氛围。特别是一间总统套房,设有一架品牌钢琴,一流真皮沙发,精致的红木桌、凳,高档的菜具、茶具,更具气派,天天座无虚席。

2000年后,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乍浦路一些亏本饭店把店面转让,并改为服装店、美容店、水果店等。2007年,酒楼尚有20余家,单体规模和经营面积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从纯美食服务转为集餐厅、客房、购物、桑拿、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

如今,乍浦路上仍有不少餐饮店,牛肉汤、生煎、东北菜、湘菜等小店居多,王朝大酒店的招牌仍然可见,但已变成对外出租的公寓。道路不宽,车来人往,午饭时间,小店里也坐满了人。

乍浦路上仍有许多餐馆。


比美食更悠久的文化街

当人们聚集在乍浦路海宁路路口,讨论着哪个明星参演电影《酱园弄》时,也许没有留意过,1930年代起,这个路口曾汇集了4家影剧院,中国电影放映事业的起源也在这里。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乍浦路388号用铁皮搭建了一栋简易建筑,用作电影放映的场所,里面可容纳250名观众,首映影片为《龙巢》。这就是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院——建造时名为虹口活动影戏院,后来更名为虹口大戏院。

距离虹口大戏院几步之遥的地方,其后又陆续开出了胜利电影院、国际电影院和解放剧场。几家影院外墙上,各类电影的宣传画、巨幅海报遥相呼应。鲁迅在日记中曾多次提到自己来虹口大戏院、国民大戏院(即胜利电影院)观影的经历。

电影拍摄地紧邻胜利电影院。


2023年10月26日,胜利电影院在修缮后重新开业。改造后的胜利电影院是一个融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沙龙论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艺术新空间,并保留了电影放映功能。虹口大戏院则因道路拓宽在1998年被拆除,现仅留下一块纪念石碑。

西本愿寺旧址


在电影拍摄现场的另一侧(靠近武进路),一面装饰有花卉鸟禽的半圆形墙体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此处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西本愿寺旧址,1931年建造,是第一家在中国建立的日本佛教寺院,仿日本西本愿寺式样,有印度佛教建筑特征,马蹄形的拱形大厅,沿街东山墙为大的半圆形火焰形券面,券上饰莲瓣浮雕,券下缘为禽鸟浮雕的带饰,其下原有浮雕已不存。

许多老人坐在昆山公园靠马路边座椅聊天。


向南而行,乍浦路中段是昆山公园,许多老人坐在沿街座椅上晒太阳。公园不大,却是中国现代公园的起源之一。它始建于1898年(清光绪21年),英式风格,取名为“虹口公园”,华人不能入内;1934年向华人开放,更名为“昆山公园”;“文革”期间,园内建窑烧砖,开挖防空工事,树木破坏殆尽;1981年开始修复,1983年再次开放;2016年,公园再次改建,历经百年的昆山公园重现英式园林风貌。

乍浦路上还诞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11月23日,年仅17岁的刘海粟任院长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此开办。它引进西洋美术教学体系,创美术教育史先河,掀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此后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美术大师。

从四川北路公园到乍浦路桥,穿过飘着饭香的餐馆、充满历史的建筑、正在建设的地块,经过1920年建造的龙蟠街公寓、1931年建造的小浦西公寓等,百年历史在这一公里长的乍浦路上徐徐展开。“酱园弄”之外,这条路上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地方。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上海市地方志网站、《文汇报》)


选稿:吴春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