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繁花》热播!现实中的“黄河路”火了
上海杨浦2024-01-09 18:53:15

“一九九二年的上海,霓虹养眼,万花如海。”

图片

近日,电视剧《繁花》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热播,聚焦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讲述了以青年阿宝(宝总)为代表的小人物,抓住机遇、施展才华、改写命运、自我成长的故事。

这部剧带观众穿越回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不少人为剧情而沉迷,也有人因场景而怀旧。小脚裤、夹克衫、奶油蛋糕、大白兔奶糖……“上海腔调”曾被这样带向全国。

那时的上海,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随“宝总”一起重回风起云涌的沪上岁月!

01

一个时代

“左手抓外贸、右手搞股票。”

剧中,青年阿宝身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乘着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他成为黄河路上无人不知的“宝总”。

图片

“宝总”靠股票发家,第一桶金就在西康路101号。这里坐落着上海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证券市场的起点。

图片

左图为上世纪80年代末西康路101号门前,右图为今日的西康路101号(静安区体育馆)。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中国的证券市场诞生。1992年初,上海推出股票认购证,无限量发售,有效期一年,每张30元,凭身份证购买。

图片

199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门前每天吸引上万股民。

图片

初代股民收藏的1992年初沪上首次发行的“股票认购证”。

如今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已跃居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及全球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图片

剧中的外滩27号“外贸大楼”,现实中原为昔日“洋行之王”怡和洋行大楼。1955年,大楼产权收归国有后,长期作为上海市外贸局的办公大楼。

图片图片

1992年的怡和洋行大楼(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美国国家档案馆供图)

剧中人物“汪小姐”就职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真实存在,这里见证了上海纺织业的变迁。

那时,外贸进出口权归属国家,当时的“汪小姐”是国有企业的外销员,也是负责出口指标的“关键人物”。

图片

2005年,根据中国入世的协议安排,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配额取消,外贸人在外贸配额取消后经历了令人难忘的涅槃转型。

图片

如今的“外滩27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有美食、美术馆等。

02

一条街巷

“你以为吃的是龙虾,实际上吃的是机会。”

剧中多次出现的黄河路,侬记得伐?

图片

现实中的黄河路,短短755米,一刻钟的脚程,却承载了那个年代的辉煌记忆。

图片

1992年,一位到上海出差的外地人发现南京路确实繁华,但饭店有点少,到饭点却吃不上饭,便写信提议在南京路旁增设一些饭店,附近的黄河路成了首选。

1993年,黄河路成为了“上海美食一条街”。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外地人来黄河路开饭店创业,鼎盛时期,黄河路上挤满了90多家饭店。

图片

高低错落、泛着七彩颜色的霓虹灯广告牌是黄河路的特色。(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黄河路,源自《黄浦区续志》)。

从前,讲究的老上海人,都去黄河路吃饭。来这里的都是潮人精英,人手大哥大,分分钟就是万元生意,“你以为吃的是龙虾,实际上吃的是机会。”

图片

黄河路上饭店的名字也各具特点:金八仙、粤味馆、雅园、来天华等,一年四季不断推出各类菜肴和点心。

饭店的招牌菜突出海鲜、河鲜,中西合璧,随卖随烧。有些大饭店还会聘请名厨,烧出“珍品”菜,海派新潮,又很适合上海人口味。

剧中的“至真园”,现实中的原型是苔圣园,1993年开业,是当时最早入驻黄河路的本帮菜馆之一。

图片图片

如今,随着消费业态的转变,黄河路上的部分历史建筑已经迁移或拆除,这里逐渐变成游客们的打卡休闲地。

图片

03

一种生活方式

“能够遇见彼此,就是最大的运气。”

剧中,当“费翔”带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出现在沪联商厦为T恤带货,人群瞬间沸腾。

图片

离黄河路不远的南京路,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是上海老字号的聚集地,号称“中华商业第一街”。

图片

1990年的南京路,还不是步行街。

图片

如今的南京路步行街

剧中的南京路上有两家大商场,沪联商厦和服饰公司。现实中沪联商厦,其实正是现在的华联商厦。

图片

“阿拉在人民广场大屏幕下碰头。”这句话是上海人的接头暗号,也是一代上海人的回忆。

1994年,人民广场竖起了一块大屏幕,这块大屏幕在当年的街头十分醒目,成为浦西的地标之一。

图片

2002年,由于人民广场改建,这块带有时代记忆的大屏幕被拆除,但它仍存在于不少老上海人的心底。

图片

如今的上海人民广场

04

一种腔调

“老话来讲,穿西装要人穿衣,不让衣穿人,要远看、近看、站着看好看。”

不再犹豫(LiveinHongKong/1991),BEYOND-K2HDBeyondLive91(2CDLIVE)

剧中多次出现《不再犹豫》,那句“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紧跟国际潮流,时尚产业蓬勃发展,新的服装样式层出不穷。定制西装、连衫裙、大波浪……无不体现着当时新潮大胆的上海。

图片

上海人穿衣服,不但讲究新潮,还考究做工、“要优雅”。

当时,华亭路是上海人的购物天堂,这里还是“上海第一服装街”,每天都挤满了人,无数时尚、新潮的商品从这里诞生。

很多人花半个月工资,在华亭路上买到人生第一条牛仔裤,也有不少外地人来上海出差、旅游,也要从华亭路带几套时装回去。

图片

华亭路的“黄金时期”,每分钟客流量超百人,每天约有10万人蜂拥而至。

华亭路的衣服有腔调、有档次,剪裁得体,还时髦,放在今天来看也不过时。八九十年代的“喇叭裤”“阿美裤”“文化衫”“工装裤”“松糕鞋”……都是从华亭路流行开来。

很多个体户是在这里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成为最先富起来的“大户”。

华亭路的热闹繁华一直持续到2000年,为了还路于民,服装市场移到襄阳路,这条马路重归平静。

图片

现在的华亭路,适合Citywalk。

05

一个标杆

“这间包间就是你的噱头,人家开的是皮包公司,你也一样,不过你的皮包比别人大,和平饭店。”

打开地图,搜索和平饭店和外滩27号的距离,你会发现两者步行距离仅不足200米。

图片

和平饭店是上海第一幢真正意义上的十层以上大楼。

那个年代,和平饭店是酒店标杆。剧中,“宝总”包下一晚就需要花费80美金和两包中华烟的“英国套房”,就是为了做生意。按“爷叔”的话讲,这就是他的“噱头”。

图片

和平饭店“英国套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平饭店是“饭店圈”的格调顶流,入住其中,能体验到那时国内很稀罕的空调系统、电梯、室内电话、单独冲淋房等。

它更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城市博物馆,20世纪30年代起,这里已然成为上海举办上流社交派对与奢华晚宴的首选。

图片

和平饭店定格了历史上的上海,见证了沪浦风云,演绎了上海滩的变迁。

如今的和平饭店,是上海外滩历史建筑风景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人气依旧稳居C位,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

当1992年的“宝总”在和平饭店的套房里跳绳时,镜头扫过窗外,一江之隔的,是还在建设中的东方明珠。

图片图片

@上海张爷在1992年拍摄的建设中的东方明珠

如今的外滩和东方明珠,是上海的标记和符号,浓缩上海百年沧桑巨变。

图片图片

凭票购买的

一块上海牌手表

引以为豪的永久牌自行车

摆在家中的蝴蝶牌缝纫机

妈妈衣橱里的上海时装

满街飘香的咖啡味

满口香甜的蝴蝶酥

藏在大白兔奶糖里的童年往事

……

你的上海记忆是什么?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