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环境更好口味不变,这家海派西餐厅焕新归来的第一周,上海人都去排队了
新民网2024-01-08 10:17:59

用猪排代替外国的牛排,用番茄酱代替俄罗斯的红菜头,用蛋黄调拌出色拉酱,这样做出的海派西餐的老三样——炸猪排、罗宋汤、拌色拉,是老上海人的时代记忆。以此为招牌菜的新利查西菜馆,在去年9月中旬暂停营业,升级改造。新年伊始,它以崭新面貌重新回归,“环境变好了,但老味道没有变”是老食客的最高评价。

经典的红格子餐布和璀璨的琉璃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光亮的大理石桌面和藤编座椅;整体色调以墨绿和乳白为主,酒红色的窗帘与半圆弧黑铁窗,则保留了老上海的味道与调性。昨天下午5点不到,记者推开新利查西菜馆的大门,全新面貌令人眼前一亮,细看店堂内的布置,前台移到了大门旁,增设了甜品和咖啡橱窗,通往二楼的楼梯移到了里侧,拾级而上,左右都有用餐区,很有曲径通幽的感觉。二楼的房屋大梁已全部撤去,顾客上楼后无需再弯腰。

老店新开,生意火爆。下午5点不到,店内已经座无虚席,少数几张还空着的桌子是顾客提前预订的,前台开始发放等位的号码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厅自元旦正式营业起,中午和晚上的用餐高峰期都要排队,人多时还会排到门口花坛。

什锦色拉、奶油蘑菇汤、吉列炸猪排、炸板鱼、奶油葡国鸡、西米豆沙布丁、理查饭……在市民陈先生及其家人的餐桌上,新利查的招牌品种几乎一个不少。“小时候我家就住在附近,每隔几个月,爸爸妈妈会带我来吃一次西餐,那时候特别高兴。”他说,听说新利查老店新开,特意约上父母、带上妻儿回忆老味道,让6岁的女儿也感受一下爸爸的童年快乐。

坐在二楼的简先生和太太也是来回忆过往的:“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一直到新利查吃饭,那时候觉得既有一点情调、一点档次,价格也比较实惠。”炸猪排一端上桌,两人就异口同声地问服务员要辣酱油,炭烤海鲈鱼这道新菜也获得他们的好评。“尽管有好几年没来了,但记忆中的味道依旧没有变,摆盘则更加精致了。今天为了‘约会’,把女儿留在家里吃泡饭了,下次也要带她来尝尝。”

晚上5点半,排队拿号的市民越发多了,除了新利查的老朋友,也有闻讯而来的年轻人。“这两天刷到了一些探店视频,觉得蛮有意思的,就趁着周末来看看。”“95后”小徐和朋友一起来,一进门就拍起了照。“原来只知道红房子是做海派西餐的,没有吃过新利查。今天进来一看,环境蛮洋气的,酥皮奶油汤的奶香味好足,西米豆沙布丁也很好吃。”

除了保留传统菜、经典菜,老店新开的新利查还推出了许多创新菜,比如西班牙猪肋排、炭烤海鲈鱼、奶油节瓜汤、精选色拉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价格方面的浮动也不大,部分菜品上调了一两元。但目前店里有好几个团购套餐,有不同的优惠和折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燕、凯歌、东海、德大、红房子等都是响当当的西餐厅,去那里吃上一顿饭,可是一件时髦事。而和传统西餐不同,那里的不少菜品都是上海人自己琢磨出来海派西餐,就是将西式的餐饮与中国文化融合,加入适合上海人的口味,造就了独特的“海派西餐”,它甚至是很多“80后”对于西餐的第一印象。

如今,上海滩上的环球美食数不胜数,其主厨、主理人更是来自世界各地,带来最正宗的风味。但对于上海人来说,“海派西餐”早已成为了一种经典和时尚,而新利查西菜馆的焕新回归,不仅赋予了老字号餐厅新的生命力,更是上海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体现,未来也将给更多新老食客带去他们的专属回忆。

选稿:徐达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