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看过来!2023年奉贤区十大要闻来了
上海奉贤2023-12-29 15:06:35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图片

自9月11日奉贤区举行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以来,全区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实”的导向,运用“联”的方法,坚持“严”的作风,创新设立“六学”机制,结合“四百”大走访,以“十百千”行动为抓手,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二、五届区委六次全会审议通过《意见》,百村公司挂牌,奉贤推动全域乡村振兴。

图片

在7月18日召开的五届区委六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者、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的意见》。8月31日,上海百村经济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形成更加有效的“国有资产带动集体资产,集体资产带动农民增收”的造血帮扶新机制。12月22日,区委书记袁泉在《2023对话区委书记》中提出全域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三、奉贤在全市率先启动“基金+基地+产业”新模式,经济运行呈现出较强韧性和内生活力。

图片

5月31日,《关于“基金+基地”赋能园区开发管理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奉贤区关于区管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两项政策正式发布,依托产业基金的资源和资本优势,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聚焦“四大新兴产业”,全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0亿元,其中,美丽健康产业产值443.8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近500亿元,主导产业集群成效显著。

四、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项目正式开工,奉贤交通能级全面提升。

图片

12月24日,奉贤市民翘首以盼的轨交15号线南延伸项目正式开工,首发站东方美谷大道站启动建设,开通后将实现奉贤新城和主城区之间快速互通。S3公路、大叶公路全线建成通车,S4奉浦东桥主体合龙,骨干路网更加畅通。公共交通体系也不断优化,新城公交枢纽建成启用,海湾快线开通运营。乡村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五、海归小镇申建,打造群贤毕至活力之城。

图片

奉贤通过不断提升人才工作能级,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综合环境,让奉贤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奉贤更出彩。10月30日,奉贤区召开海归小镇申建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积极推进海归小镇申建工作,吹响海归人才集结号。截至11月,奉贤已吸引1865名海归人才申请落户,在奉留学归国或落户人员超5000余人,海归人才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六、教育发展优先化、教育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名列全市前茅。

图片

奉贤作为全市首批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督导评估的6个区之一,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9月1日,华师大二附中临港奉贤分校、南音幼儿园、奉浦小学等7所新学校启用;12月12日,上中国际奉贤分校新建工程(一期)奠基,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全年新增市示范性幼儿园5所、一级幼儿园7所,建成社区“宝宝屋”12个,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七、海之花、言子书院等一批文化综合体投用,奉贤新城形成南上海文化地标群。

图片

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海之花)、言子书院、上海孝亲文化展示馆陆续建成启用,“落英缤纷”上海美术馆分馆顺利推进,“在水一方”结构封顶,奉贤烈士事迹陈列馆正式开工,一批高水准、高颜值、高品质的文化地标在奉贤冉冉升起。联动奉贤博物馆、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高质量推进奉贤新城建设,打造融“演、展、阅、游”于一体的南上海文化地标群。

八、建设“农业科创谷”,全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农业新品种研发培育地、农业科创企业总部聚集地。

图片

8月7日,上海农业科创谷专家研讨会在奉贤召开,众多涉农领域的领军者、带头人、实战家齐聚贤城热土,为更好推动“上海农业科创谷”明晰功能定位、找准研究领域、厘清发展方向、创新运营模式、加快成果转化,全力将上海农业科创谷打造成为上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核心承载区,助力奉贤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九、数字江海建设云端之城,全方位构建未来感的数字城市。

图片

10月,数字江海项目一期项目结构部分全面完成,聚力建设云端、地上、地下三座城,全方位构建未来感的数字城市。在2023全球数商大会数据品牌发展论坛上,数字江海国际产业城区获得“上海数据品牌孵化基地”授牌。同时,阿里云能力中心、国信优易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数字江海,奉贤数智新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十、上海之鱼、庄行郊野公园成为上海市民节假日热门休闲之选。

图片

4月10日,庄行郊野公园一期建成开放;4月28日,“花开南上海”上海(国际)花展奉贤会场开幕,打造以上海之鱼公园群为核心的特色景观格局。节假日到上海之鱼、庄行郊野公园休闲游乐成为上海市民的热门之选。“奉贤公园晚上不关门吗?”11月,一则27岁小伙到上海求职期间,连续一个月在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搭帐篷过夜的新闻引发热议,多家市媒报道奉贤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200余座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