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灿烂不止《繁花》 一系列海派影视作品正在推进中
东方网2023-12-29 08:51:21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29日报道:上海原创、上海拍摄、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繁花》正在热播中,引起广泛关注。这也是该片出品方上影集团,继电影《爱情神话》之后出品的又一部“海派精品”。据悉,作为上影精品内容战略的重要项目,《爱情神话》《繁花》将成为上影“海派盛宴计划”的起点,一系列海派影视作品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

黄河路

“繁花”上海盛放来之不易

《繁花》讲述上世纪90上年代沪上弄潮儿女的奋斗人生,是王家卫导演的首部剧集,也是2023年在央视平台播出的第九部沪产电视剧。27日开播仅10分钟收视率即破2,成为上海IP的又一影视爆款。

黄河路气氛图

作为主要拍摄地,上影车墩影视制作基地在3年多时间里里亲历了“繁花”绽放的全过程。以“百年上海”为特色的上影车墩基地(上海影视乐园)根据剧组需求,1:1复刻了剧中的逐梦之地黄河路以及进贤路。此外上影集团又投资5亿元收购了昊浦基地,为“繁花”怒放铺好了最基础的土壤。

电视剧中辛芷蕾饰演的老板娘李李经营的至真园就在黄河路,作为头块地标,这条路是剧中人人争相踏上的逐梦之地。

至尊园内景搭建现场

“复活”一个时代,道具是真实质感的保证。上影车墩基地道具库的老师傅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剧中有3000余件道具、2900余件服装出自上影道具库,“这里是上影的宝藏之地,这些道具都是我们收藏的90年代原件,足以真实还原当年上海人的生活。”黄河路上霓虹灯,是90年代上海最具有标志性的符号。记者了解到,上海影视乐园黄河路上足足装了24座大型霓虹灯和50多块店铺招牌,这些霓虹灯均是在车墩基地现场生产——现场的霓虹灯制造车间超过1000平方米。

“海派盛宴计划”推动海派文化繁花似锦

《繁花》沪语版的播出,令主演胡歌深感“方言和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性格都有深刻关系”。

《围城》主演陈道明

拥有74年历史的上影,不但参与构筑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更是创造出独一无二、群星璀璨的“海派电影”,既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影视经典《太太万岁》《乌鸦与麻雀》《三毛学生意》《大李小李和老李》等,也有上世纪90年代万人空巷、轰动一时的海派电视剧《围城》、沪语方言剧《夺子战争》等,后者曾以38.7%的收视率打破上海电视剧最高收视纪录。

上影对于沪语文化、海派文化的传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不变的初心。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表示,作为上影“十四五”精品内容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上影正加速海派IP的整合开发,推进新生代海派创作,打造“海派盛宴计划”。

《乌鸦与麻雀》剧照

“海派盛宴计划”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致力于将载入影史的海派作品重新推向大众视野,通过重制沪语配音、4K修复等方式,重现海派经典。目前,首部荣获政府奖的上海电影《乌鸦与麻雀》已在筹备沪语配音版。今年11月,沪语原声版《大李小李和老李》又作为北京“谢晋百年诞辰纪念展”的开展影片亮相。二是锻造新的海派精品影视,依托上影“名导合作计划”“新人新作计划”,打造以沪语为特色、以现实为底色的“新海派”。

《爱情神话》剧照

目前,《爱情神话2》计划于明年3月在上海开机,将延续前作班底,立足女性视角捕捉当代上海都市话题;《拼桌》(原名《二食一餐》)已于今年11月杀青,关注新型社交模式“饭搭子”,是上影“新人新作”重要项目之一;《我与AI的缓慢战斗》(原名《八月城事》)由上影编剧独立创作,将通过一个浪漫故事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风貌和城市品格。

王健儿表示,影视文化与城市魅力交相辉映、互相成就,海派电影始终是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上影将加快推进“精品内容”核心战略,持续打造具有海派大IP潜质的作品,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海派,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作者:熊芳雨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