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全国金奖+2!
绿色青浦2023-12-27 16:51:17

图片

图片

日前,第二十届中国(邹城)草莓文化旅游节上传来捷报,“白鹤草莓”从全国各地500多个参赛样品中脱颖而出,夺得2金2银2铜佳绩。其中,由永胜瓜果选送的“红颜”和红鹤蔬果选送的“金陵丽丰”分别摘得金奖。至此,自2015年起“白鹤草莓”金奖增至36个,其中全国金奖34个、长三角联盟金奖1个、上海地产金奖1个。

图片

白鹤镇地处太湖盆地东侧边缘,土壤肥沃优质、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果蔬生长。目前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6300多亩、年产量达10000余吨,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品牌价值达2.5亿元。“白鹤草莓”9年36个金奖的秘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解码“白鹤草莓”的背后。

图片

莓农匠心,追求卓越品质。谈起多年夺冠经验,在全国草莓擂台上连续六年夺得金奖的永胜瓜果负责人周瑜和连续三年夺得金奖的红鹤蔬果负责人沈林华一致表示,追求卓越品质是每一位莓农必须坚守的初心。作为白鹤草莓标杆人物的“草莓姑娘”周瑜,年轻有活力,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白领职业,扎根白鹤这片热土从事草莓种植。草莓花束、草莓鸡尾酒、网上直播带货……各种草莓创意经她手后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一代的莓农人,必须跳出现有格局,要不断推陈出新,执着追求草莓高品质,做强草莓品牌。”周瑜坦然说道。

图片

相比周瑜而言,拥有40年草莓种植经验的沈林华,作为白鹤镇草莓种植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从露天草莓、小拱棚到大棚、立架草莓,由宝交早生、丰香、红颜到越雪妃、粉玉、黑珍珠、金陵丽丰,老沈夫妻俩见证了白鹤草莓40年的发展历程。“当初骑着自行车到上海农科院学习求教的情景历历在目,种好草莓需要经验和技术的不断积累,育苗、种植、管理每一步都要用匠心精神对待。”老沈介绍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种植草莓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40年来,老沈熟读蔬菜、草莓、古树等园艺相关杂志,刻苦钻研草莓种植技术,并于2019年6月参与编写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草莓轻简高效栽培(彩图版)》一书。“镇里这么多年的农技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懂得了只有高品质的草莓种植才是竞争力。”沈林华指着“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坚定地说。

图片

品牌赋能,擦亮金字招牌。从40年前的第一棵草莓秧苗,到如今的品牌价值达2.5亿元,白鹤镇党委政府立足品牌建设,探索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建设草莓生产基地、开展农技培训、拍摄草莓文化科普视频、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设草莓文化展示馆、发布优质农产品四季时空地图……不断擦亮“中国草莓之乡”金字招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白鹤草莓品牌推广,已连续13年举办‘草莓文化节’,‘草莓+文化+休闲’已逐渐融合。”白鹤镇农服中心主任金健介绍说,“今年我们的白鹤草莓还纳入了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更是从2.38亿元增加至2.5亿元。”

图片

“全镇目前共有8家合作社获得了‘白鹤草莓’地理标志使用权,22家合作社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白鹤镇大力推进草莓绿色生产,镇农服中心每年都会和全镇21个村、草莓种植户签订食用农产品安全承诺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并采用随机抽样检测样品。镇内各大合作社同时建立起了一套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从产前到产后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的全覆盖。

图片

图片

草莓盒(印有logo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Logo商标,擘画“莓”好蓝图。近日,“白鹤草莓”再次传来喜报,logo商标正式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白鹤草莓的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白鹤草莓logo商标由“翱翔白鹤+红色草莓+田园土壤”三种元素组成,分别从地域、形象、品质三方面诠释了白鹤草莓的特征以及镇党委政府致力打造绿色生态、高品质草莓的品牌内涵。“商标的注册成功不仅可以进一步打破草莓种植‘散、多、小’格局,而且可以将更多莓农凝聚起来,提高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金健说,“更是推动白鹤草莓产业高质量长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擘画‘莓’好蓝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图片

“我们一方面加大草莓规模化种植力度,按照‘田园综合体’模式积极打造2300亩草莓核心区,另一方面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壮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力量。”白鹤草莓历经40年,由小变大,从弱渐强,在各级党委政府、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白鹤草莓”的价值和影响力稳步提升,logo商标的成功注册,势必成为对外形象展示的一张闪亮名片。

图片

一棵小草莓

凝聚着几代草莓人的心血和情怀

一代代匠心莓农的坚守与探索

一届届党委政府的接续奋斗

让“白鹤草莓”收获满满

也许这就是

“白鹤草莓”屡夺金奖

背后的秘密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