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闵行将这么干!
今日闵行2023-12-27 13:08:54

日前举行的“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民盟闵行区委首届教育研讨会上,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市教育领域相关学者专家、部分民盟界别盟员,从教师队伍建设、好老师技能塑造、跨学科授课能力培养、师德素养锤炼等角度,为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首届教育研讨会还从收到的来自盟员的35篇论文中评选出18篇优秀论文,涵盖教育情怀、专业发展、课堂创新、育人故事等。

图片

民盟闵行区委首届教育研讨会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本固基的关键

闵行共有基础教育学校机构344个,学校444所(含分园、分校),公、民办教职工共2.65万名,在校学生25万余名,基础教育体量全市第二。教育迅速发展带来了教师基数的膨胀,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几年新教师培养的速度赶不上高级教师退休的速度。

如何破?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秀明提出,3月份闵行区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明确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正在制定的《闵行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显示,这是一套顶层设计着手的配套“组合拳”,编制、绩效、引进、流动等多手抓,教育人才工作被纳入区委人才工作体系中全面谋划、统一布局。

图片

教育人才工作纳入区委人才工作体系中全面谋划统一布局

行动计划包括为教育增加960名编制,保障近3年教育用编需求,落实“区管校聘”用人制度;实施教育人才奖励政策,对每年引进的领航人才、骨干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推进公租房向教师队伍倾斜,给予租房补贴,吸引优秀教师来到闵行。同时加快高级教师培养,通过校际流动、交流轮岗等举措,化解结构性矛盾。

马秀明表示,目前正积极打造储备教师机制,区教育局已与区委组织部、区房管局等多部门协同规划,落实储备教师“同工同酬”策略,以吸引优秀人才到闵行;另跟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联手培训,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用高质量师资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经过3年调整,到2025学年教育人才基本满足闵行教育发展需要。

备、上、说、评、观、写好教师须必备六大技能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华东师大教授李政涛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认为好教师是“炼”出来的,尤其是向名家学习,他说自己曾花4年时间仔细研读了语文教育家于漪几乎所有的教学案例,打下了语文教育研究的根基。

“好教师要同时持有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观课、写课6大技能”,李政涛说:“评课要评教育教学过程,写课是把上出来的说出来的评出来的写出来,只能上课,不能把丰富的经验写下来也不行”。他提出“教育家是上课上出来的,所有理论都要回到真实具体的教学现场”。

研讨会上还提到了跨学科教学。2021年上海新中考改革后,地理、生物学科以跨学科案例分析形式进入上海中考,以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夏雪梅认为,要实现跨学科教育改革,先要强化教师队伍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图片

参加农博会,孩子们用英语介绍农庄及农庄文化

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目标设计、撰写能力?有人认为跨学科学习中的知识融合是自然过程,灵活运用即可;有人认为教师学好其他学科才能指导学生,跨学科问题的突破取决于学科的进展。

“教师要对真实的问题和困惑有深入分析”,夏雪梅举例说,解决跨学科问题有两种主要学科关系可参考,“如何创编一本童年生活主题的诗歌集”这个问题是以语文为主学科的主从关系;“如何用物理模型表现历史中的文明兴衰理论”是物理历史同时为主学科的并重关系;此外“跨学科学习中的不同目标定位还取决于知识型、概念型还是技能型”。

把孩子交给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研讨会上,就师德师风问题,与会者从不同角度给出见解。

图片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古美中心幼儿园园长王泳智提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尤其幼师承担着儿童启蒙的重任,更应将德育放在前;“每年踏入岗位的八九百名新教师师范生仅三分之一,对青年教师尤其应加强培训”,区教育局副局长马秀明也认为,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幼儿园教师郝佳敏通过对教师年龄、职级跟师德素养间关系的分析,提出青年型、骨干型、成熟型教师提升的不同路径;区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员虞玮认为班主任对孩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她对历年来参与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17位闵行区中学老师进行了案例分析,从理论和与实践方面提出了班主任高质量发展的路线。

图片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奖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作者:崔松鸽 王瑞 张熠楠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