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666天后,俄军终于看到了一些好消息
观察者网2023-12-24 11:55:29

临近年末,俄乌双方统帅部都对过去一年的战局进行了总结,但两国统帅部表现出来的气氛却截然相反。

首先是俄罗斯方面,从12月14日到1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俄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和俄联邦武装力量在年度讲话中都通报了“特别军事行动”的情况,并再次重申俄统帅部的军事目标。其中,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在国防部部务扩大会议上通报了特别军事行动的进展细节,并公布了乌军伤亡情况以及俄军军事生产与招募情况,引发外界关注。

绍伊古在会上自信地宣称,俄军在战场所有地方都“夺取了主动权”。俄统帅部对当下作战形势的定调积极,在“到处都是好消息”的美好氛围中迎接“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三年。

新年

俄统帅部的乐观也不是没来由的。首先是自11月中旬乌军全面转向防守以后,战场情况确实出现了对俄军有利的转变。当下,从北部的库皮扬斯克方向到西部赫尔松克林基地区,俄军不断在正面扩大新的控制区,整个接触线都在开展进攻突击行动。尽管俄军目前的进攻行动依然会遭受载具和人员的伤亡,但随着乌军对俄军炮兵的压制能力有所下降,有火力和无人机加持下的俄军的进攻行动多数时候可以得手,而且这种进攻行动往往伴随着对敌军驻守有生力量和反冲击力量的消灭。

具体到战斗细节,其中俄军在阿特木斯克、马林卡和马林卡南部方向进展较大;在顿内茨克城正面的阿夫迪夫卡地区、库皮扬斯克-利曼地区进展相对较小,且在乌军阻击下承受了较大损失。此外,俄军在损失一部分队伍后,将乌军压缩在克林基渡口的登陆点上。

过去两周时间里,俄军最大的进展是在马林卡南部的新梅哈伊里夫卡地区,俄罗斯军队最近几天继续向波别达-“动物园”-新梅哈伊里夫卡防御区推进,俄第20摩步师在12月20日的争夺以后终于控制了马林卡南部的“动物园”。在此之前,俄西伯利亚68集团军第39旅打出一次堪称漂亮的突袭,在乌军组织起防御之前用遥控自爆的MTLB装甲输送车破障并快速突破雷区,抵近至新梅哈伊里夫卡城下,并且击退了乌军的反冲击。在俄乌双方大量持有无人机的今天,这样的突袭十分罕见。目前俄军在南部占领了泵站沿线的一段地形,扩大了新梅哈伊里夫卡的控制范围,与乌军在城市边缘反复拉锯。

这个方向突击的39摩步旅得到了炮兵,坦克兵和FPV打击的直接支援,效果不错。

此外,在巴赫穆特地区,随着乌军一线部队逐渐凋零,驻守在阿特木正面的俄军开始反攻乌军。当下,坚守阵地长达半年的北方舰队第14军摩步200旅在98空降兵师一个团增援下开始反攻博丹尼夫卡方向,第2军摩步4旅和第3军摩步72旅开始反攻克里希副卡方向,第3军的第6摩步师、动员兵第1307摩托化步兵团和98师一个团开始进攻伊万尼夫斯克。从11月中旬开始,俄军大量夺回了6月份以后被乌军反攻控制的地区,并在顿涅茨克城市的正面取得了瓦格纳未曾实现的进展。

 

除了这两个方向以外,俄军居然在扎波罗热正面发动了反攻。乌军曾经在小小的扎波罗热罗博基诺村正面集结了多达17个机械化旅和5民族主义突击营的兵力,然而从11月初起,乌军将原有的机械化旅受迫外调到其他战线。其中,46空中突击旅成建制增援到顿涅茨克方向,47旅增援到阿夫迪夫卡方向与顿涅茨克人民军对战,116机械化旅东调顿涅茨克方向,115机械化旅前往库皮扬斯克方向。

随着乌克兰扎波罗热大反攻中第九军和第十军的损失,俄军多支空降军部队开始在扎波罗热方向收复失地,还控制了不少北约装备的残骸。

俄军有打得好的战区,也有打得不好的地区。在阿夫迪夫卡正面,俄军经历较大损失以后,在圣诞节前终于击退了乌军第47空突旅和第110机械化旅组成的反冲击阵线,向诺沃卡利诺夫挺进,将乌军赶出斯捷波沃以南的阵地。同时,俄军在南翼的佩尔沃迈斯基和沃达尼地区扩大了控制区。在这个地区,尽管乌军只有53摩步旅、110机械化旅、47机械化旅等番号,没有额外的增兵;但这些旅齐装满员,依然保留有大量反装甲武器,并铺设了地雷阵地。

这导致冲击乌军的顿涅茨克第114旅承受了较大的载具和人员损失——公开的OSINT残骸图证明,114旅在整个铁路线沿线和垃圾山附近损失至少54台坦克和步兵载具,阵亡士兵在300人以上——光是在斯捷波沃村附近,整个114旅就留下了至少80具尸体(35具在村附近,15具在斯村以南,还有部分尸体被掩埋进房屋)。除了114旅以外,参与阿夫迪夫卡以南沃达尼地区攻势的顿涅茨克人民军1旅和5旅损失也极为惨重——小小的沃达尼正面两个旅付出了超过60台载具的损失。总的来说,阿夫迪夫卡成为了乌克兰版本的“罗博基捏村”,大量俄军载具的损失也变相加强了乌军的士气。

俄罗斯另一个打得不好的地方是赫尔松的克林基地区。该地区自8月起,实质上集中了乌军从扎波罗热防区内获得的精导和炮兵。7月起,乌军就消灭了该地20门以上大口径火炮和至少10部防空导弹发射架。整个9月和10月,乌军集中精导和传感器的打击摧毁了俄军五十多台炮兵和防空兵设备,撕碎了第聂伯集团在河左岸的体系。俄军摇摇欲坠和薄弱的兵力让人想起去年9月的巴拉克列亚,这也是乌军敢于集中35、36、37和38这4个海军陆战旅强袭登陆赫尔松克林基渡口的原因。

但技术兵器大量损失不代表俄军完蛋,没有了炮兵和防空兵的俄军,依然是一支火力上远胜于渡河乌军的庞大军队。何况,尽管第聂伯集团的炮兵武器大量损毁,但乌军的航空兵部队和地导部队依然无法前出掩护赫尔松方向的渡河部队,俄空天军的苏-34系列战机在赫尔松方向依然来去自如(当然笔者打完这段文字的12月22日夜间,俄频道就证实了乌军使用“爱国者”导弹击落至少一架苏-34),而复兴产能以后的俄军航空兵可以随意使用精确制导的滑翔航弹精准攻击乌军的渡河藏身点。

除此以外,为了避免乌军渡河战斗进一步对声望造成影响,俄统帅部甚至还向克林基增调了战区直辖的“伊斯坎德尔”等精导发射,用跨级联合作战的方式消灭乌军步兵。渡河的乌军很快发现,对岸的俄军轻步兵同样装备精良——俄军不仅大量部署了具备热成像模式的FPV,还使用了拥有“俄罗斯自主知识产权”的四轴投弹无人机,这种新的战术巡飞打击武器有效反制了乌军花大价钱从东方大国买来的电子干扰。

赫尔松渡河之战的起因类似于去年同期的伊久姆大反攻,是扎卢日内又一次“奇谋”。乌军在反攻开场阶段的行动并不算差,但这一奇谋的结局却没有像伊久姆大反攻那样顺利,反而被俄联邦用某种“大力出奇迹”的作战手段压了下去。俄方尽管赢得并不漂亮,但至少掌握了主动权。虽然就在笔者完稿前,俄空降104师的突击行动以失败告终,乌军的克林基渡河点目前仍然存在,但乌军付出了极大的人力损失也是事实。

就在笔者“奶”完俄空天军在赫尔松“来去自如”之后,乌军就用爱国者前出伏击的战法击落了至少一架苏-34,这一消息得到俄群组的确认。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