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上海这些市重大工程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2023-12-22 13:24:11

近日,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在北京揭晓,共有246项各领域标志性工程获颁鲁班金像。其中,上海市重大工程上海图书馆东馆、两港大道(新四平公路~S2~大治河)快速化工程、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等项目获此殊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工程→

上海图书馆东馆

承建、参建单位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图书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图东馆”)定位于“大阅读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14951平方米,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地上7层、地下2层,开放后可提供座位近6000个,满足每年200余场讲座、上千场各类学术活动的文化需求,读者年接待量可达400万人次。

图片

上图东馆外立面为书页状层叠、旋转的建筑形体,宛如森林中的璞玉。室内“中柱、边筒、外挂”的大空间结构,赋予图书馆纵横通视的空间特性,跃层式中庭贯通了内外空间。自然采光、地暖、超静音空调等营造出舒适的阅读环境;竹方通墙饰、水磨石地面,盲人阅览室及完备的无障碍设施,诠释了“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理念。

图片

图片

上图东馆结构核心筒两侧剪力墙与框架圆柱为清水混凝土工艺,体量达1.1万平方米,通过BIM深化、材料优选、精细管理,实现了超高独立柱和高标号劲性清水混凝土精益建造。“倒梯形”悬挑钢结构最大悬挑长度16.8米,3-7层用钢量达3000吨,创新超大直径钢拉杆逆作安装,结合仿真模拟、三维扫描、健康监测,解决了大跨度外悬挂异形钢结构施工难题。斜面幕墙施工中,用DIP打印技术和高精度石材纹理AI演生技术,把大理石纹理图案刻于单块面积约6.5平方米的玻璃之上,完美实现外立面的“玉石”效果。

图片

项目基于bim的智慧运维平台

四建集团用自主研发的智慧建造平台进行施工全过程管理,竣工交付后将数字化模型传递至运维阶段,实现了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先后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中建协绿色建造竞赛活动一等成果、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观摩工程、上海市优质工程金奖、上海“明星工地”等15项荣誉。

两港大道(新四平公路~S2~大治河)快速化工程

承建、参建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位于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全长约25.9公里,西起新四平公路,东行至S2沪芦高速,转向北至大治河。中段(新四平公路-大治河)全长约13.1公里,北段(S2-大治河)全长约12.8公里。项目北联亚太航空门户枢纽的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承接我国六条地区环线之一G92杭州湾地区环线,是上海“空港”“海港”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临港新片区加快建成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成为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桥头堡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项目于2019年12月开工, 2021年7月主线通车,是临港新片区成立后首个上海市重点工程,首条新建快速路,也是迄今为止临港新片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图片

图片

工程采用“主线双向六车道快速路+地面道路”建设形式,新建主线连续高架8.83千米, 3座节点跨线桥全长3.698千米,匝道13对。其中,跨临港大道景观桥形似海鸟展翅,造型优美,寓有新片区生机腾飞之意,是新片区地标性建筑。全线上跨道路27条、河道23条,运营中的轨道交通1条,涉及16种364根各类公用管线。

图片

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

承建、参建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是首个落户上海的多边国际组织总部大楼,位于世博园A片区,总建筑面积126423平方米,主楼建筑高度150米,地上30层,地下4层。上海建工依托远程监控、智能芯片、大数据分析、云端服务、二维码扫描、手机移动APP等手段,构建起基于BIM技术的多维度、全方位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使项目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面处于行业前沿水平。

图片

项目先后荣获上海市优质结构金奖、上海市金钢奖、上海市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上海市工程建设优秀QC一类成果奖、上海“明星工地”、上海“人气工地”海市文明示范工地、上海市特色项目、上海市重大工程文明施工升级示范工地、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国家金钢奖等,且连续三年成为上海市观摩工程。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

承建、参建单位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华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东方装饰有限公司

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向下滑动查看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由申通地铁集团负责建设、隧道设计院担任设计总体,是上海地铁建设30多年来首条荣获鲁班奖的线路。

图片

项目是连接张江科学城、杨浦大学城、吴淞创新城等科创高地的黄金纽带,助推上海地铁实现“线网规模、车辆保有量、全自动运行线路”3个世界第一,采用全自动运行、智慧化运维、无吊顶装修,是城市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典范。

图片

图片

创新亮点

国内首次以无A类整改项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获得“国内地铁历年最佳”的赞誉。

国内首条全线车站公共区采用无吊顶装修,管线排布艺术化,车站风格现代、简约、明快,呈现工业美感,方便运营维护。

国内首批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GoA4全自动运行,极大提升了运营质量和管理效能。

国内地铁车站首次采用水平MJS加固+冻结+管棚复合围护结构的全断面冻结暗挖施工。

国内首次采用超长距离水平冻结暗挖+型钢混凝土衬砌工艺,攻克连续穿越地墙难题。

国内首次采用复杂地层盾构接收“4+1”风险管控技术,有效化解施工风险。

国内地铁首次应用预埋承插式连接件新型管片错缝拼装技术,首次采用预制浮置板短板湿接长板整体道床工艺,提升施工整体质量。

上海首条以建设单位为主导、项目规划阶段即制定了全生命周期的BIM技术应用策略、通车时同步上线智慧运维平台的线路。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

承建、参建单位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域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达实久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卓叶建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宏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诸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院区,总建筑面积为100524平方米,占地面积为6.67万平方米,设有产科、妇科、新生儿科、生殖医学中心、产前诊断中心、胎儿医学中心等完整的妇产科学科链,是上海市奉贤区首家三甲医院,也是上海最大的研究型妇幼专科医院。

图片

工程秉承绿色建造理念,采用20余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中采用空气能热水控制等36余项绿色施工技术,获得上海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I类工程、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评定一等成果。项目荣获省部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称号。

项目先后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优质工程白玉兰奖观摩工程,上海市优质结构金奖,上海市勘察设计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鲁班奖等各类奖项28项。2020年作为主会场承办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月暨综合创优观摩活动。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致力“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构建高质量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医院自运营以来,各系统运行正常,接待门诊总量已达28余万人次,极大地缓解了上海市南片区市民对高质量医疗资源的需求,并面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提供优质妇幼健康临床服务。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