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网约车刷单或构成犯罪,一场与黑产的较力正在上演
上观新闻2023-12-12 15:38:22

“嘀、嘀……”手机通知音,在家中突兀响起。

“司机已结束行程,您可以和亲友确认是否平安到家……”信息提示,在手机屏幕上随之亮起。

如果没有扣款提醒,或许会以为是哪个粗心的乘客把手机号码输错了,只是一场误会。在家里过周末的市民陈先生打开自己的叫车软件时,发现竟然真有一个网约车订单显示行程已结束,陈先生感觉事情很蹊跷,打开支付宝APP确认,发现已完成免密支付,自动扣款了64元。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粗心的乘客错误输入手机号码,而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恶性行为,损害到了他人的利益,破坏了有序的经营环境。

像市民陈先生这样,“人在家中坐,订单天上来”的“代下单”情况,并不是孤例。黑产们通过虚拟手机号码注册或通过盗号获取网约车平台账号,为乘客操作低价“代下单”,从中牟利。其实,“代下单”,仅是互联网黑产在网约车行业的一种操作手段。

黑产纠缠网约车手段花样层出不穷

大多数乘客并不了解“代下单”的黑产操作真相,所以有些想要薅平台羊毛、享受大额优惠的乘客会持续使用“代下单”这种黑操作。司机并不会因此承担相应损失,有司机师傅表示:“我一点也不担心乘客下车不付钱。最多一个月,平台就会把垫付的钱打到我账户里。”最终,乘客未支付的这些车费就变成了网约车平台的坏账。

不只是有些乘客在为黑产的发展推波助澜,有些司机也在为黑产提供滋生环境。

网约车老司机张师傅表示,网约车刚兴起,“补贴大战”打得最凶的时候,有些司机都不需要发动车,自己拿着手机在小区院子里、马路上溜达一圈就跑完了三四单。还有些司机凭借网约车“黑科技”,“原地刷分”来提升接单概率。这样的操作在网约车行业屡见不鲜。

有人得,就一定有人失,乘客、司机和平台三者之间,总会有一方有所损失。

十年来,网约车行业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市民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会有乘坐网约车出行的需求。据智研咨询《2023-2029年中国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国内网约车用户人数已达4.37亿人,预计2023年,国内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852亿元。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黑产一直纠缠着网约车行业,寻找漏洞,从中牟利。网约车平台升级防御技术,黑产也会跟着更新破防技术,双方的攻防大战一直未停止过。各大网约车平台,滴滴、高德、享道、T3等都选择了持续整顿打击黑产。但直至今日,网上搜索“网约车抢单神器”,仍旧有大量黑产工具在售。

据享道出行数据安全部门的工程师介绍,除了前文提到的“代下单”之外,还有“伪造公里数”“抢单服务”“刷分服务”等诸多不同的操作,甚至有些黑产还能“帮助”一些非合规司机通过网约车平台的资质审核。

伪造公里数是一些司机在行程中虚增公里数,以骗取乘客车费,损害乘客利益。

抢单服务方面,黑产通过破解网约车平台的协议接口或者直接使用外挂设备帮助司机进行抢单。有些司机会使用抢单工具,关掉3—5公里的短距离订单,专门抢机场、高铁站等地的长距离订单,还有一些司机会通过抢单工具设置出行目的地,只抢行程为目的地周边的订单。使用抢单服务的司机越多,对平台有序经营规则的冲击就越大,对大多数守规矩、合法经营的司机损害就越大。

黑产中的刷分服务,主要是“帮助”网约车司机获得较高的平台服务等级或评分后,会获得更多的优质订单。黑产的刷分服务只需要司机在手机上安装一个APP,再配合一个外设设备,就可以通过伪造行程、制造虚假订单来刷高服务分。

刷分服务中最简单粗暴的形式就是前文提到的刷单。从网约车平台刚起步时到网约车平台逐步加强监管,司机刷单就从未停止过,只不过现在手段更复杂了。有些司机每天根本不靠接送乘客赚钱,他们会备着三四部手机冒充乘客打车,然后自己接单。这些假订单都是行程比较短,几个小时下来就能凑足20单以上,网约车平台便会把四五百元的接单奖励发到司机账户上,这比许多快车司机一天的收入流水都多。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利用了平台对司机的信任,破坏着良好的经营环境,也成为最猖獗的黑产操作之一。

黑产刷单猖獗勿以恶小而为之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越来越严峻。上述案件中提到的“代下单”黑产实际上是虚假订单的一种,属于典型的电信欺诈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司机、网约车平台的利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恶意利用平台垫付规则,通过虚假订单套取平台奖励、恶意添加附加费等也是网约车黑色产业链上的主要方式。

今年10月,享道出行在大数据风控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司机通过虚假订单,利用乘客端的大额优惠券,套取网约车平台补贴。享道出行随即报警,并协助上海警方一举侦破了这起涉及网约车平台的电信诈骗案,4名享道平台注册司机落网。

“一些网约车司机觉得刷单‘赚’平台的钱,只是违规而已,大不了账户被封,并没有意识到已经构成了犯罪。”享道出行安全负责人说道。

上海警方也提醒广大司机群体,切勿因一时贪念去刷单,刷单是违法行为,甚至有可能会触犯刑法。利用平台规则漏洞、虚构订单骗取补贴牟利,一旦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就可能被认定为电信诈骗,成为网络黑产的共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利用电信网络诈骗达到3000元以上就构成犯罪;30000元以上认定为“数额巨大”,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阻截黑产技术先行

近年来,国内网约车各大平台也一直在探索出行垂直领域的风控安全解决方案,不断投入,持续优化技术、数据模型和算法策略,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和技术投入在司乘两端的风险防范。

但,如何从源头上阻截黑产风险呢?享道出行平台自研的“风控规则引擎”技术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风控系统框架

(来源于网页:TesterCC . 2020年.《安全攻防学习笔记》.)

如一则案例,享道出行平台注册司机,利用多个手机号在网约车平台伪造乘客下单,大多是跨城长距离订单,之后自己接单,利用作弊软件虚假构建行驶轨迹“打点”,利用网约车平台费用垫付规则,实施刷单诈骗。享道“风控规则引擎”通过大数据实时观测司乘关联、车辆轨迹,发现车辆未移动等异常;另外,跨城长距离订单,仅需几分钟就能完单,显然不合常理。种种异常现象触发了享道出行风控预警,平台随后报警,并协助警方推进案件侦破。

据享道出行风控专家介绍,“风控规则引擎”不仅具备“安全警报器”的功能,还通过预设规则和算法,构建了自动拦截模型,100%覆盖享道出行现有业务场景,严格把牢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三个关键环节,目前可以有效识别和防止欺诈、刷单等不良行为。

打击黑产亟须多方联动

善恶之道,存乎一心。

网约车平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增加对抗成本,来提高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不法行为的存在。日前,在上海市交通委等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享道出行作为上海市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行业协会网约车分会会长单位,召集协会各会员单位,共同发起了反刷单整治行动,重点就刷单典型手法、刷单行为后果及专案打击成果加强对司机群体的宣传教育,对现有运营策略、规则加强自纠自查工作,同时进一步联动警方努力推动一批专案线下打击,形成震慑效果。享道出行还呼吁各方达成共识,合力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从而打破数据孤岛,建立起系统的事前防范、事中处理和事后复盘的一体化机制,让黑产失去生存与滋生的土壤。

享道出行也向广大乘客和司机朋友们发出倡议,对刷单等黑产行为要坚决抵制,如发现“代下单”“刷单”等黑产操作的,呼吁大家对违法行为说不!享道出行提醒大家:“黑产误人又误己,贪念作弊要严惩。诚信服务树口碑,合规经营共受益。”

上海警方呼吁,广大市民一经发现黑产等电信诈骗行为,可随时拨打110报警。警方欢迎广大市民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与警方、平台方共同打击黑产作弊行为。

作者:阚静雅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