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59款咖啡全部检出?涉瑞幸,星巴克……丙烯酰胺究竟是啥?
新闻坊综合2023-12-08 14:39:31

日前

福建省消委会

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

59款现制现售咖啡开展比较试验

均检测出低含量的

2A类致癌物

样品涉瑞幸、星巴克

……

图片

上图部分抽检样品

结果一出引发全网关注

瞬间冲上热搜第一


据福建省消委会公布的内容,本次比较试验,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进行采样(其中线下30款,线上29款),样品涉及瑞幸、星巴克、幸运咖、COTTI COFFEE(库迪咖啡)等20个市面主流品牌,包括了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不同品类,基本涵盖市面在售的现制现售咖啡产品。

本次比较试验针对样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反式脂肪酸、总糖、咖啡因、丙烯酰胺等8个项目进行测试。从本次测试结果情况看:

1.59款样品均未检出含有反式脂肪酸(低于0.0013g/100g的检出限)。

2.在蛋白质、脂肪等项目检测中,大部分产品检出量较稳定,基本符合国家健康饮食推荐要求,咖啡中添加的奶及奶制品质量较好。

3.在能量、糖分、咖啡因、丙烯酰胺等检测项目中,各家产品检测结果差别较大,值得研究探讨和消费者关注。

在本次59款样品中,能量检测结果有高有低,其中一杯咖啡能量高于一个成年女性一天所需能量的1/6;

样品中有2款美式咖啡和2款拿铁标称为“无糖”,但经检测,其中2款拿铁样品含糖量超过标准对“无糖”规定的最高限量值;

咖啡因检测显示其中4款样品的咖啡因含量低于200mg/kg,在提神作用上略显逊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59款样品中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目前我国暂未对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图片图片


针对此次比较试验结果,福建省消委会联合福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现制现售咖啡口感醇香浓郁,但不宜多喝,应科学、合理饮用。

在购买现制现售咖啡

需关注以下几点↓

一、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等敏感人群应尽量不饮用或减少饮用咖啡。

二、不要长期过量饮用咖啡,按每日咖啡因的安全摄取量不超过400mg,一般每天1至2杯,比较安全。同时咖啡中含有咖啡因、草酸等物质,过量饮用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使人体长时间兴奋、失眠、焦虑,严重的还会造成抑郁、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三、养成正确咖啡饮用方式。平时喝咖啡水温要控制好,最好不要超过65℃,否则会影响口腔粘膜、胃肠粘膜,甚至造成粘膜损伤。注意喝咖啡的时间,尽量选择在用餐后,避免在晚上睡觉前或早上空腹时喝咖啡。饮酒之后不宜喝咖啡,人在饮酒后会进入精神亢奋状态,如再喝咖啡的话,只会加重人体的兴奋状态,对人体器官的伤害很大。

图片

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

真的会致癌吗?

丙烯酰胺是什么?

丙烯酰胺主要在某些食物经高温处理的过程中产生。

2002年由瑞典研究人员首次报告在油炸或烘焗食物中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食物(尤其是含丰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较低的植物性食物)在>120℃的烹调条件下会大量自然产生,采用水蒸煮时较少产生,未经烹调的食物中含量很低。

不同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设立的专家委员会(JECFA),将来自24个国家的6752个检测数据,按照食物类别统计出丙烯酰胺的含量如下表显示。

图片

丙烯酰胺真的致癌吗?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类致癌物中,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类致癌作用证据有限。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与肾癌、子宫内膜癌、头颈部肿瘤有关,不过这些致癌性也只是“疑似”。

根据2010年国际《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第48期)一项研究结果,丙烯酰胺导致致癌时的剂量为2.6~16μg/kg.day(1微克是1克的一百万分之一),即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若每天摄入丙烯酰胺156微克(156微克=2.6微克×60)就达到致癌的量。

依据上表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13μg/kg进行换算,也就是需要每天喝12kg的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