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三期:走近“千万孤独”柳宗元的精神世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2023-12-01 11:30:45

他的座上

曾喧嚣着长安的繁华

他的小舟

也曾在万籁俱寂的寒江上独钓

无论平步青云,还是身处低谷

他始终坚守理想

他就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

CCTV-1央视综合频道12月1日晚八点档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第三期《柳宗元篇》正式开播

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撒贝宁、杨雨、尚永亮组成的“文脉探访团”

将“一步千年”穿越古今

走进唐代柳宗元的传奇人生

有泪点

壮志难酬又逢至亲离世

他用20字写尽“千万孤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是全民记忆中的经典名篇,而他“千万孤独”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本期节目中,探访团将带领观众走入宗师柳宗元的跌宕人生,揭秘《江雪》背后催人泪下的故事。

柳宗元年幼时,母亲卢氏常以屈原的精神来教导他,在目睹流离失所的百姓生活后,他立志效仿屈子,为天下求索真理。进士及第后,经历了十余年的实干历练,柳宗元投身社会革新,决心“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但他积极参与的“永贞革新”只持续了140多天就失败了,他也被贬永州。“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卢氏去世后一年,柳宗元才凑够资金请表弟卢遵将母亲的灵柩送回长安,自己则因有罪在身,只能在江畔送行。

理想受挫、被贬蛮荒、母亲病逝、不得量移……一系列的打击“成就”了柳宗元这首藏头诗——《江雪》,“千万孤独”是他这段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被称为“世间最孤独的诗”。此后多年间,柳宗元在永州自建“愚居”,游历山水、接触民生,逐渐释怀。

有燃点

柳州执政践行“利安元元”的利民思想

撒贝宁神助攻上演“戏中戏”

柳宗元一生追求“利安元元”,利民、安民、便民。“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在永州时,柳宗元就曾通过《捕蛇者说》针砭时弊,指出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状况。但因为身陷时局,其“利安元元”的思想直到柳州刺史任上才得以实现。“夫为吏者,人役也。”柳宗元在柳州执政期间,颁布措施禁绝人口买卖、推广医学破除迷信、种树凿井改善民生,创作一大批反映下层民众心声的作品,将自己“吏为人役”的思想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实践。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宗师所处的历史背景,见证传世名篇诞生的非凡历程,节目巧妙添加了沉浸式古装探访环节。探访团将“穿越”至中唐时期的永州、柳州等地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感宗师之所感,进而共情宗师的利民思想。

作为节目中最重要的线索人物,主持人撒贝宁不仅以着第一视角见证宗师传奇故事的延展,还贡献了精彩的表演。节目中,撒贝宁继《韩愈篇》客串小兵之后,再次“穿越”到柳州化身木材商人,帮助柳宗元解救当地百姓。这场“戏中戏”,撒贝宁的演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有亮点

陈晓、印小天诠释

“刘柳之交”的“神仙友谊”

一个是在江边写下“千万孤独”的落寞行者,一个是在陋室中依旧能够吟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天派达人,性格迥异的柳宗元、刘禹锡为何并称“刘柳”?本期节目中,陈晓、印小天将深刻诠释这一细节,生动还原二人感人肺腑的“神仙友谊”,实力演绎何为“刘柳之交”。榜下初识的天才少年、并肩同行的有志青年、守望相助的兄弟情义,陈晓、印小天通过精湛的表演和细腻的表达,进行精彩的演技碰撞,成功传递出角色的内心世界。

身处偏远、仕途坎坷,逆境中,柳宗元与刘禹锡始终保持着牢不可破的深厚友谊,虽相隔千里,他们仍然互相勉励。身体每况愈下的柳宗元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前将家人与书稿都托付给了刘禹锡,足见二人情谊至深。

柳宗元为后世留下的《江雪》《渔翁》《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封建论》《非国语》《天对》等六百多篇名作,很多都是在他去世后,由好友刘禹锡整理成册的。名扬天下的《唐柳先生集》,也是刘禹锡遵照柳宗元的遗愿,历时多年亲自整理遗稿,编纂成集,才得以传于后世。

有趣点

唐代端午节习俗大赏

柳宗元竟然是螺蛳粉的“鼻祖”

除了了解宗师的传奇人生,《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还隐藏着满满的趣味知识点。本期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尚永亮组成的“文脉探访团”,就将带领观众进行一次唐代端午节习俗大赏。

端午节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这一天一般叫做五月五日或五月初五,到了初唐,人们把这一天定为国家假日,一直流传到现在。唐代长安盛行粽子,如今西安的“蜂蜜凉粽”,就是由唐代“烧尾宴”上的“赐绯含香粽”演变而来。唐代过端午节时,宫廷与民间都流行一种叫做“射团”的游戏,射中哪种口味粽子的木牌就能得到那个口味的粽子。节目中,探访团古装“穿越”来到唐代街道,沉浸式感受唐代端午的欢庆氛围。

柳宗元的思想、文章传颂后世千年,他的功绩也被后世百姓铭记。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通晓医理的柳宗元竟然是螺蛳粉的初代“推广大使”,他在柳州执政时曾推广的祛湿良方螺蛳汤,如今演变成为备受食客青睐的螺蛳粉。今天,螺蛳粉一步步带动着当地全产业链的创收与就业,堪称“致富粉”!节目最后,宗师柳宗元收到“千年邀约”,与撒贝宁一同来到今日柳州,登高望远俯瞰现代柳州全貌、品尝螺蛳粉、参观柳侯祠,当代的柳州生活终于实现了他追求的“利安元元”。

超越时代

提出“吏为人役”思想

开创山水游记

位列“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

柳宗元在他起伏跌宕的一生中

为后人留下六百余篇诗文作品

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见证宗师柳宗元的故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