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上海进入最美赏叶期,但“梧桐区”里没有梧桐?怎么回事
上海辟谣平台2023-12-01 08:52:22

用“打翻了的调色板”来形容最近的上海街道,很是贴切——随着最美赏叶季的到来,不同植物展现了不同的叶色。

近日,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魔都赏秋必备地图》,包含177条秋色景观道路和11个古树名木推荐点。细心的市民发现,这份地图中介绍了不同道路的特色树种,但里面并没有著名的“梧桐”,也没有红叶的代表“枫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赏秋地图节选(来源:“绿色上海”公众号)

原因很简单:一是很多树种的学名和俗名有差异,二是部分植物叶片相似,让人“傻傻分不清”。

那么,上海街头常见的色叶树有哪些?又有哪些容易被搞混?

“梧桐区”里没“梧桐”

俗称“梧桐区”的衡复风貌区是社交平台热门的赏秋地标。但很多人不知道,“梧桐区”里并没有“梧桐”,所谓的“法国梧桐”不是梧桐树,而是二球悬铃木的俗名。

梧桐和悬铃木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植物,前者为锦葵科梧桐属落叶大乔木,后者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的落叶大乔木。上海是中国最早引种悬铃木的城市,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里的二球悬铃木中,最早的在19世纪下半叶就来此扎根。当时,人们不认识这种树,觉得它们长得像梧桐,又是从法国等欧洲国家传来,所以把它们称为“法国梧桐”。

图片悬铃木是上海常见的行道树

其实,悬铃木和梧桐的差异并不小:悬铃木的树皮呈片状脱落,但梧桐的树干比较光滑;悬铃木的叶片常见是掌状5裂,有时7裂或3裂,而梧桐的树叶以3裂至5裂居多。

图片

图片

图片梧桐与悬铃木的差异(来源:“绿色上海”公众号)

对于“法国梧桐”感兴趣的市民除了关注叶色外,还可以看一下它的果实——上海的悬铃木以“二球悬铃木”居多,是因为它们的果实通常两个生在一串上,名副其实。

“红叶”品种有很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描写秋季红叶的经典诗词,但在上海,“红叶”不一定来自枫林,而是对应了北美红枫、北美枫香、枫香、鸡爪槭、乌桕等好几种植物。

在宽叶的“红叶”中,以北美红枫、北美枫香、枫香居多;窄叶的“红叶”,以鸡爪槭居多。

北美红枫、北美枫香、枫香叶片形状相似,却不是“近亲”。其中,北美红枫是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大乔木,掌状的叶片基部心形,3裂至5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北美枫香和枫香都是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大乔木,同样是掌状叶片基部心形,但北美枫香的叶片有5个尖角,而枫香是3个尖角。

图片北美红枫(来源:“绿色上海”公众号)

图片北美枫香(来源:“绿色上海”公众号)

窄叶的鸡爪槭是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掌状的叶片通常有7道深深的裂缝,长着尖又密的锯齿,入秋后转为鲜红色,在上海公园、绿地、庭院中非常普遍。

图片鸡爪槭

乌桕也为上海贡献了“红叶”。作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姿态婀娜,叶子呈菱形或近菱形,入秋后颜色多变,一棵树上可能同时具有绿、黄、红多色树叶,好像天然的调色板。

图片乌桕(来源:“绿色上海”公众号)

“黄金甲”未必是菊花

诗词“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黄金甲”说的是菊花,而在上海,无须菊花,也有“黄金甲”——银杏、无患子、鹅掌楸等植物带来了金色。

大家对银杏很熟悉,它们的叶子好像一把把小扇子,入秋后满树金黄,一阵风吹来,为地面铺上一条金灿灿的毯子。作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树姿雄伟、古朴,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树种,号称活化石。

图片银杏

无患子是无患子科无患子属的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叶片轻薄,入秋后的树叶仿佛一片片金色的羽毛,在阳光下发出光芒。无患子也叫洗手果、肥皂树,果皮可以替代肥皂。

图片无患子

鹅掌楸的名称是照着树叶形状起的——树叶很像鹅掌。不过,也有人觉得叶片像古人穿的马褂,到了秋天,树叶变黄,更是成了黄马褂,所以它有别名“马褂木”。

图片鹅掌楸(来源:“绿色上海”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街头还有一种颜色红黄相间的色叶树——娜塔栎。它的叶片与鹅掌楸有一点点相似。不过,这两种树也不是近亲。娜塔栎是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叶片有光泽,造型别致地裂成几瓣。在秋天,叶片从黄色开始变化,最终能呈现为亮红色或棕红色,鲜艳漂亮。

图片娜塔栎(来源:“上海植物园”公众号)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