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为啥要付这1元钱?”杭州小伙上网吧,这幕让他很费解
钱江晚报2023-11-29 18:38:00

近日,冯先生在去网吧上网时遇到了一件“小事”。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网吧工作人员告知冯先生可以刷脸核验,但需要支付一块钱的费用。事情虽小,但冯先生心中的疑惑却很大。

位于萧山区金鸡路上的该网吧 记者 梁亮 摄

冯先生向潮新闻记者帮咨询:“付一块钱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个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应该由消费者承担?为什么提供电子证件不行?而且通过刷脸获取了我的相关身份信息,能否保证信息安全?”

为了解相关情况,11月27日上午,潮新闻记者根据冯先生提供的地址,来到了这家位于萧山区金鸡路上的网吧实地探访。

一块钱付给了谁?

位于店内的刷脸设备 记者 梁亮 摄

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进入了该网吧,在表示没有携带身份证后,网吧工作人员同样告知记者可以通过“刷脸”上网,但需要支付一块钱的费用。“这个钱是付给公安那边的。”记者询问为何需要支付一块钱时,工作人员这样回答。

之前,冯先生也得到了一样的答案,但这也正是他的疑问之一:“如果是公安机关的话,怎么会收取费用呢?”

稍后,该网吧的负责人黄先生来到店内,他向记者澄清了这一块钱的去向——并不是给了公安机关,而是给提供这项信息服务的科技公司。

该网吧内景 记者 梁亮 摄

“这套‘刷脸’系统是我们2020年引进的,现在杭州500多家网吧应该都有。”黄先生说,引进该系统主要是出于“方便”和“安全”两个层面的考虑。这套系统能迅速核验上网人员的身份,不仅方便顾客开卡上网,而且能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的要求。为了这台“刷脸机”,店里每年需要支付1500元的软件服务费用给第三方科技公司。

为什么要付一块钱?

现在刷脸核验已经不是新鲜事,在其他场景下为何没有收取相关费用呢?冯先生对此也有疑问,“在入住酒店的时候也有人脸核验,为什么就没有收取费用?”

对此,店长黄先生表示,如果顾客携带了身份证,那只用将身份证放在“人脸识别系统”上,再进行人脸识别,系统会自动比对身份证图片跟本人是否一致,无需支付费用。而如果顾客没有携带身份证,则需要先刷脸反向调用身份信息进行核验,这就产生了需要向代理该业务的科技公司支付的一块钱服务费。

在该软件的自助上网协议中,有注明该服务为有偿使用 记者 梁亮 摄

“这个是顾客可以选择的一个消费行为。”黄先生表示,现在年轻人出门都不喜欢带太多东西,自己店里来上网的顾客中不带身份证的概率约能占到60%到70%。而有了“刷脸上网”这种方式以后,顾客普遍反映方便多了。“大家还是可以接受花一块钱,买个方便的。”黄先生说。

黄先生也向记者解释了为何出示电子证件不行,“进行人脸识别后再上网是全市的统一要求,我们作为经营者必须要进行人与图像信息的‘双向比对’。仅出示电子证件,其实是回到了过去人工核验的状态,是没有办法完全保证上网安全的。”

黄先生表示,接下来会在前台张贴明显的告示,提示首次前来上网又没有携带身份证的顾客,如果选择刷脸上网将收取一块钱的服务费。

调用个人信息是否安全?

为了全面解答冯先生疑惑,记者致电了负责代理该网吧刷脸业务的第三方科技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王先生接听了记者的电话。

该网吧外有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明显标识 记者 梁亮 摄

“这套系统其实是我们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主要为了推动网吧行业的规范。”王先生介绍,网吧行业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未成年人等多个敏感领域,该系统实现了人证自动比对,不仅方便网民,而且也让网吧经营更加高效有序。在没有携带身份证的情况下,“刷脸”核验身份信息产生的一块钱的服务费,主要包括信息端口资费、机器维护等方面。

至于冯先生所担心的信息安全问题,王先生也给出了回答。“我们提供的只是身份信息的核验功能,涉及的个人信息不会在本地留存,不用担心信息泄露等问题。”王先生说,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已经逐渐推广和应用“刷脸上网”系统,各地区分别由不同的科技公司代理运营,该公司主要负责浙江地区。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