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春申公园即将开园!
今日闵行2023-11-29 13:54:39

日前,位于虹梅南路的春申公园迎来了试开园!当天,“春申君黄歇”雕塑也正式揭幕,其落成将为春申公园这座主题公园增添更多文化气息和底蕴。

图片春申君雕像

上海市《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提出以“环上公园群”为纽带,缝合周边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功能和生态融合发展,春申公园是上海50座“环上公园”之一,以全龄活力、社区共享为定位,以森林游憩、科普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

图片春申公园范围:外环林带以南,自虹梅南路至老沪闵路,图中红圈为原滴翠园

据悉,2007年《闵行区生态专项建设工程规划》获批,作为上海市环城生态绿廊“长藤结瓜”的重要节点和闵行新城重要核心景观节点,春申公园应时而生。2014年闵行区生态专项梅陇段项目启动,为春申公园全面建设奠定基础。2017年外环梅陇段7个休闲园陆续建成开放,其中就包括本次改造的滴翠园。

滴翠园是35公顷春申公园的一部分,是公园的核心景区,实现了“陇上花开时,春申溯源日”的设计理念,并追忆春申君疏浚河流、开垦荒地的历史脉络。

春申君,名黄歇,“战国四君子”之一。《上海地名志》等记载:上海简称“申”也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

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不叫黄浦江,且这条河因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黄歇到后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河道,筑起堤坝,这条河不再泛滥,造福当地百姓。人们为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

图片

外环生态林带改造提升后的都市小森林

上海一直重视春申君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传承,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命名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闵行可谓春申文化符号最深厚最广泛的地方,曾有春申道院、春申君庙、春申阁,现在有春申塘、春申路、春申桥和春申文化广场等。

图片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老师演唱由《春申礼赞》改编的《声箫吟》

春申公园是闵行全龄活力、社区功效、富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生态产品。春申君雕像在春申公园揭幕,给公园注入了新的灵魂,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机会。区绿容部门也将以此为契机,创新思路,积极落实好“公园+”元素的融合,全力推进闵行公园城市建设,让上海文化之源的土壤继续厚植传承。

图片红黄橙绿紫……缤纷的色叶树即将进入最美季节

图片

公园内、近外环处,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郊野空间

记者日前探访时,公园正在进行最后的绿化整理,各种色叶树分布在园中,一片深秋初冬的色调,整体呈现简约之美。为了给市民更好的游园体验,一座两层的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公园地址

虹梅南路1508号(公园西门,仅供行人进出)

虹梅南路1528号66号(公园南门),在虹梅南路东侧、规划锦梅路上,有停车位,行人也可进出

开放时间:每天6:00—18:00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