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全面梳理!安理会就巴以局势通过决议有多艰难?
CHINADAILY2023-11-28 16:30:00

导读

当地时间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第五轮关于加沙局势的决议投票获得通过。这是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通过相关决议。

此前,美国曾多次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及联合国大会涉及加沙停火与人道主义援助的决议草案。另一边,加沙地带的冲突伤亡数字则在不断攀升。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详细梳理了联合国安理会巴以问题决议的相关时间线,探究联合国涉巴以问题决议不断受阻背后的原因。

来之不易的结果

11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当前巴以局势通过决议,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以便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开展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这是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安理会首次通过决议。在此期间,超过1.2万人在冲突中逝去,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伤者。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这项决议为何重要?简而言之,它具有约束力和国际法效力。这意味着,尽管以色列反对这项决议,但它必须执行“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以允许援助物资进入”。

决议草案通过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

“安理会本应在更早时候通过一项更加全面有力的决议。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刻意阻挠,目前这项决议只能基于最低限度共识迈出第一步。”

"The Council should have adopted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obust resolution much earlier. But for reasons known to all, in particular, the repeated obstruction of a permanent member, this resolution can serve as only a first step, based on minimum consensus."

究竟是谁,在一直阻碍安理会通过巴以停火决议草案?

举步维艰的过程

自10月16日至11月15日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联合国安理会曾就加沙局势先后发起四轮决议草案投票,均未获通过。其中,美国在三份决议草案上行使了否决权,而这三份草案的主要诉求均为实现加沙的立即停火与保障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投出的唯一一张赞成票,还是其自身提出的一份承认所谓“自卫权”,却回避最关键停火问题的草案。

10月16日

俄罗斯向安理会提出包括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提供和分配人道主义援助等内容的决议草案,被美国以该草案未谴责哈马斯为由否决。

10月18日

巴西向安理会提出包括谴责哈马斯、呼吁人道主义暂停等内容的决议草案,被美国以未提及“以色列的自卫权”为由再次否决。

10月25日

俄罗斯再次向安理会提交包括实施持久人道主义停火、谴责针对平民袭击等内容的决议草案,被美国再次否决,称其为俄罗斯提出的“恶意决议”。

同日,美国向安理会提交包括实施人道主义暂停、重申所有国家单独和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限制对哈马斯援助等内容的决议草案,遭到俄罗斯、中国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而未获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美国的草案严重失衡、混淆基本是非,没有反映全世界关于停火止战等最强烈呼声,无助于解决问题。

10月26日

10月26日,联合国大会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谴责所有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行为,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从而促成停止敌对行动。遗憾的是,大会决议不具有约束力和国际法效力。在120票高票赞成的情况下,美国依然投出反对票。

11月15日

在中国接任11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后的努力下,联合国安理会最终通过了一份具有约束力和国际法效力的巴以相关决议。该提议由马耳他提出,内容包括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及走廊、呼吁哈马斯释放人质、各方须遵循国际人道法等。此次表决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成员投了赞成票,美国、英国投出弃权票。针对弃权的决定,美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在发言中表示,美国不能对不谴责哈马斯的决议投赞成票。

充满硝烟的未来

从以上完整的时间线可以看出,自始至终,美国未曾对符合国际社会共识的他国决议草案投出过一张赞成票,而是枉顾国际规则与国际法,以极其荒唐的理由否决相关决议草案,肆无忌惮地为以色列拉偏架。此前,美国还公然违背国际社会共识,妄图混肴视听,通过“承认以色列自卫权”的决议。

11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甚至公开表示,加沙地带不可能实现停火。美国的目的无非是为以色列的行动争取更多时间,同时也为其自身争取更多利益和筹码。

与美国的表现恰恰相反,中国从此次冲突爆发起便积极进行国际斡旋。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对中东的访问,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访问团的对话,以及中国接任11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后的积极行动,无不体现了中国为加沙停火、保障人道主义援助所付出的巨大外交努力。正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发挥的带头作用,才让联合国安理会最终通过了一份来之不易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的决议。

由于美国的刻意阻挠,本应顺应国际社会呼声迅速到来的关于加沙地带的安理会停火决议,足足拖延一个多月才最终得以通过。截至11月28日,本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1.6万人死亡,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攀升。加沙民众正用鲜血和生命为美国人的决定买单。美国每投一次反对票,就会有更多的加沙民众死于战火。

11月15日安理会关于巴以问题决议草案的通过,只是一个艰难的开始。要想实现双方永久性的停火,恐怕还需要更加长久的努力。

后记

11月2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协议,决定将他们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延长两天。加沙民众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然而,短短几天的停火对加沙民众而言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足够天数”“长时间”的要求。战争与毁灭的阴影依然笼罩在民众头上。停火结束以后,更加激烈的冲突或将在加沙继续。

和平的到来仍然遥遥无期,实现巴以之间的真正停火,任重道远。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