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这些秋冬色叶树许多是“国家级保护植物”,长宁的马路边就有,你知道吗?
上海长宁2023-11-28 14:01:57

枫香、银杏、乌桕……长宁的秋冬因它们的存在而多姿多彩。这些色叶树你都认识吗?它们有哪些特点?一起来了解它们的秘密吧!

图片

银杏

提起“秋叶泛黄”,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在秋冬时节满身金黄的银杏了。银杏的叶子呈扇形,中间常有一个缺刻,又称二叉状裂。树干笔直、树型优美,春季叶色嫩绿,在秋季则变成金色。当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大地,请拥抱秋天留给大地最后的温柔。

图片

银杏又被称为“活化石”。这个古老的物种,涉过第四纪的冰河,从古生代晚期演化至今,成为最为宝贵也最为常见的孑遗物种之一。今天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银杏都是人工栽培的,野生银杏种群急剧缩小,遗传多样性一降再降。因此银杏看似常见,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枫香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冬最浓烈的色彩,莫过于漫山红叶。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红叶”一词包含了多个不同品种的树木。南方最常见的“枫叶”就是枫香。

图片

枫香树的叶子呈掌状三裂,在秋季变黄变红,冬季凋零。除了叶子美观,枫香树的果也很有特色。在这个季节,可以看到圆圆的头状果序像铃铛一样垂于树间,随着风起摇曳。所幸的是,这个“小铃铛”并不会像悬铃木的果球一样飞毛,还可以入药,在中医药学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路路通”。

槭树

槭树也是冬日红叶常见的来源之一,甚至许多时候,“槭”和“枫”容易被混淆。槭树属中的三角槭会被称为三角枫,而鸡爪槭中最常见的栽培品种唤作“红枫”。

图片

目前在城市生境中更为常见的是鸡爪槭及其栽培品种。鸡爪槭的叶片为掌状裂,通常可以7—9裂,且裂叶较深。鸡爪槭的叶子只在幼时和秋季变红,其他时间为绿色,因此又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青枫”。鸡爪槭还有着一对小翅膀一样的小翅果。

图片

红枫、羽毛槭和红羽毛槭都是公园中常见的品种,中山公园内还能找到不少红枫和羽毛槭。红枫和红羽毛槭叶子全年红色,是常色叶树种。而羽毛槭则保持着跟原变种同样的变色规律,即在秋天才转为黄色和红色,是秋色叶树种。之所以叫羽毛槭,是因为该品种叶片呈线性裂,细细的裂片远远望上去仿佛一团柔软的羽毛,朦胧的氛围感十足。

鹅掌楸

在秋天,还有一种泛着金黄的秋叶,来自一种起源于白垩纪,跟银杏一样幸存于第四纪冰川演化至今的孑遗植物——鹅掌楸。鹅掌楸是中国的原生种,因为叶型酷似中国传统服饰马褂而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马褂木”。在深秋,“马褂”变成了“黄马褂”,更添“贵气”,在云雾山路上就挂着耀眼的“黄马褂”哦!

图片

原生的马褂木多生活在海拔900—1000米的山地林中,仅在中国部分地区和越南北部有分布,稀有濒危,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城市里多见的是马褂木和它远在北美的“同宗兄弟”北美马褂木的杂交种——杂交马褂木。因为杂交优势,杂交马褂木在适应性上优于双亲,自诞育之际很快在城市中推广开来。从叶型上来看,虽然都状如“鹅掌”,鹅掌楸马褂型叶片肩部有1对侧裂片,而北美鹅掌楸叶片宽度更宽、肩部有2对侧裂片,杂交马褂木的叶型则是中间型,有或无二裂,单凭一片叶子,较难判断。

乌桕

“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作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乌桕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十分美观,有“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之赞名。

图片

乌桕叶为互生,叶片多为菱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乌桕的花为单性,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树种。在长宁的多个公园内,都能找到高大浓艳的乌桕树。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