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科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策略
东方网2023-11-27 19:46:59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通常由于血管内插管后引发的感染。这种感染不仅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为了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下面将从检验、微生物和护理三个角度详细探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控策略。

一、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害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导管是一种医疗设备,通过插入血管或静脉来达到治疗或监测的目的。由于导管与血液直接接触,因此如果导管内受到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迅速传播到全身。

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时,病原菌可能会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引起感染。例如,感染可能会扩散到大脑内,导致脑脓肿;或扩散到心脏内膜,导致心脏内膜炎等严重疾病。这些并发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由于血液在全身流动,一处血液受到感染后,可能会迅速传播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情往往比较急、比较重,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为了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医生需要在插管时遵守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同时定期对导管进行维护和消毒。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医生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二、检验方面的防控策略

1.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样本,关注感染指标的变化。这些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当发现这些指标异常时,可能提示有感染迹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2.当疑似发生CRBSI时,应尽快进行血液培养。血液培养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并帮助医生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此外,在更换导管或拔管时,也要进行导管头端培养。这有助于了解细菌定植情况,为后续防控提供参考。

3.根据血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药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原菌对哪些药物敏感,哪些药物需要避免使用,从而有效控制感染。

4.不断探索和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提高CRBSI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CRBSI,减少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5.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样本采集、运输、处理和报告的准确性。定期进行实验室质控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实验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与临床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检验结果,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共同参与CRBSI的防控工作。

三、微生物方面的防控策略

1.严格掌握插管指征,对血管导管及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减少细菌定植。在插管、更换敷料及护理过程中,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和清洁程序,以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

2.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插管部位的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使用。这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并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3.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了解血管导管周围环境的细菌分布情况,以及患者体内的菌群状态。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监测细菌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感染的风险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4.加强耐药性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耐药菌株的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预防用药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耐药性的菌株,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重新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

5.在疑似发生CRBSI时,应通过血液培养和导管头端培养获取病原菌样本,进行微生物学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可以用于药物敏感试验和菌种鉴定,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四、护理方面的防控策略

1.在插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导管插入部位的清洁消毒。插管后,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敷料有无潮湿或污染,及时进行更换和处理。

2.在进行血管内插管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例如,对于皮肤存在破损或疖肿的患者,应避免血管内插管。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导管的重要性及如何自我维护。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如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5.针对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让患者了解CRBSI的可防可治性提高其信心和配合度。

6.建立导管护理的质控标准,定期对导管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7.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根据医嘱调整导管护理的频率和方式。

通过检验方面的严格监测、微生物方面的消毒灭菌和耐药性管理以及护理方面的插管护理和预防性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CRBSI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对CRBSI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对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杨思医院检验科 朱晓瑞)

作者:朱晓瑞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