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纸上保存绝版老电影,电影连环画背后有何收藏门道?
上观新闻2023-11-27 17:02:00

电影连环画俗称电影小人书,这种口袋般大小的书籍通过从电影中截取画面来图说剧情故事。今年是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命名30周年,图书馆联合沪上藏家吴绮民,展出一批他收藏的早期中国电影连环画珍品。

为配合此次展览,日前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邀请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同济大学教授汤惟杰与吴绮民共同举办交流讲座,向市民揭秘电影连环画背后的门道,交流与电影相关的收藏人生。

展览现场

吴绮民是1960年代生人,从热爱电影开始走上电影连环画收藏道路,最早购买电影连环画,是为了满足反复观看的需求。他记得,小时候一张电影票8分钱,而一本连环画要一角2分。工作后有了收入,他开始大量购买电影连环画。当时电影连环画正风靡,越剧电影《红楼梦》连环画出版时,很多影迷去南京路上的新华书店排队购买。

他的收藏以1950年代以前的电影连环画为主,此次展出的连环画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精品,比如电影《风云儿女》、影星阮玲玉的代表作《神女》、新中国成立前十分卖座的电影《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影星白杨、赵丹主演的影片《十字街头》,影星周璇、赵丹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导演卜万苍代表作《貂蝉》,影星陈云裳主演的电影《木兰从军》等。

展览现场

早期的电影连环画分为剧照版和绘画版两种。据有关资料考证,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剧照版连环画大量出现约是上世纪40年代晚期,当时称为“纸上电影”“电影小书”等。有资料记载,这些连环画“特选择国产电影中优秀出品,配合技术的补充剪辑编印《纸上电影》小册子……随时可以翻开演映,细细地欣赏整部电影内容”,还特别强调书里内容全部来自电影原版翻印,等于一部电影拷贝。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朱枫曾在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做过中外电影邮票展,除了收藏电影邮票,电影连环画也是他的兴趣之一。他介绍,早期的电影连环画通常是拿照相机对着银幕拍摄,要拍清楚、还要印刷出来,技术难度不小。当时一部好莱坞进口电影在上海首轮放映的票价是一元钱,大约相当于一个小学校长月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对普通市民家庭来说属于奢侈的文化消费。因此,有些人会选择看电影小人书代替看电影,或者先看过小人书,再决定是否去电影院买票。电影连环画也成为当时电影宣发的手段,因为剧照版连环画技术难度高,出版周期长,而使用手绘方式绘制的绘画版连环画速度较快,通常电影上映不到一周,在书摊上已经能看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上世纪90年代后,电影连环画慢慢落寞,为了收藏,吴绮民常常去旧书市场淘书。随着收藏市场兴起,很多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连环画价格逐渐水涨船高,品相好的要成千上万元。

收藏连环画也是一个学术考证和梳理的过程。很多早期的私人印厂没有标准目录,要了解连环画的实际出版日期只能通过推理。吴绮民第一次收藏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1956年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他发现还有1950年的版本,“一部部深入发掘下去,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他还发现连环画中有正片里没有的画面,从中能看出导演郑君里对影片的剪辑思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1953年上影演员剧团成立,所排的四部话剧都有连环画版本。他在收藏中发现,《南征北战》的话剧版名叫《英雄的阵地》,电影版中的秦怡等剧团知名演员都在里面,但有些人所饰演的角色和电影中不一样,这些连环画也保存了剧团的历史。

在朱枫看来,电影连环画收藏最大的意义在于对电影史的补缺。很多老电影胶片已经遗失,即便胶片保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要经过高清修复、重新放映都需要时间和机会,普通观众很难看到,也给电影研究学者查找资料带来难题。此时,电影连环画就派上了大用场。

“电影连环画收藏也有稀缺本一说,有部上世纪80年代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战地之心》,很多人没看过,但是有连环画保存,现在成为收藏界的稀缺本,全品价格高达3万元。”朱枫介绍,在吴绮民的收藏中,有一部黄宗英签字的《街头巷尾》,如今鲜少有人看过和提及,但该片导演潘孑农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过很大贡献,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长城谣》就是由他作词的。展览中还有乔奇主演的《影迷传》电影连环画,很多人都没听过,通过连环画可以了解这部鲜为人知的作品的全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早期电影连环画一般为六十四开,分上中下三册一套,页数也很有规律为三百八十四页。“这种页数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汤惟杰揭秘,小人书通常有64开、192张,由三张大的一开纸裁出来,384页数可以保证纸张不会浪费。他建议市民可以关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视剧连环画的收藏,“很多早期电视剧在电视台的存放介质老化后,还有用剧照印成的连环画留存它们的原貌,这也许会是一种收藏的空缺。”

选稿:王珂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