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国际音乐剧运作新探索 音乐剧《大彗星》融入上海独有风格
东方网2023-11-23 11:04:06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1月23日报道:11月22日,即将首度亮相亚洲的国际制作版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以下简称《大彗星》)在上海举办了“复苏的花神”主题发布会。最新的舞美设计方案和以“行星与星轨”为概念的先导艺术视觉现场曝光。

《大彗星》全新国际制作版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1日将在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率先开启预演,2024年1月13日至3月3日登陆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场开启亚洲首演,以全英文的形式连演51场。

发布会一开场,全体演员就带来了剧中的开场曲《序曲》,这首被观众戏称为“报菜名”的歌曲,用活泼及巧妙的方式,将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饰演娜塔莎的纳奥米·黛安娜带来了剧中的“恋爱神曲”《别无他人》,少女情窦初开的爱意与纯真被演绎得格外动人。纳奥米与饰演蛇蝎美人海伦的贝克斯·奥多里西奥演唱了剧中传唱度颇高的歌曲《魅惑》。饰演皮埃尔的库珀·戈丁带来了《尘土与灰烬》的演唱,将皮埃尔心中的破碎、纠结和善良表达得淋漓精致。

作为一部融合了俄罗斯民谣、电音、古典乐等多重音乐风格的舞台作品,音乐剧《大彗星》在表演上的难度不言而喻,剧中“一歌到底”,挑战着中外28位音乐剧演员。音乐监督奥尔·马蒂亚斯已经在上海大剧院的排练厅工作了近两周,他对演员们表现出的实力感到叹服:“我们只花了一周时间,就能够较完整地呈现音乐的部分。等我第二周到达排练厅,所有的演员们都脱稿了,相信大家这背后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这部作品既保留了百老汇音乐剧的风格,又融入上海独有的华丽、典雅、迷人的风格。”导演、编舞克洛伊·特里特通过视频表示,“期待这个热烈的故事,这些舞台上呈现出的复杂人性,能够触动到中国的观众。我想这也是好故事的魅力所在,使它能从托尔斯泰的书里走到舞台上。”

音乐剧《大彗星》舞美设计方案

曾经参与韩文版音乐剧《大彗星》《死亡笔记》等作品的舞美设计师吴弼泳在发布会上展示了最新的舞美设计方案。他突破性地将剧场前排的400个座位拆除,打破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将剧场改造成俄罗斯宫廷舞会的沉浸式现场,四个环形的观众池座——“复苏的花神”“花天酒地的库拉金”“一派胡言的老钱”“1812年的i人”与舞台融为一体,使观众能在360度环绕的演绎中成为舞台的一部分。

视觉艺术家叶子乐设计的概念视觉艺术照也首度曝光。他将太空感的前卫绘图融入音乐剧《大彗星》主视觉。“我用视觉化的语言去呈现我感知到的情感,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让我想到银河系中的小行星。每个人都是一颗小行星,在自己的星轨里自转,也会与别的行星相遇。”叶子乐说。

音乐剧《大彗星》概念视觉艺术照

音乐剧《大彗星》改编自托尔斯泰的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戴夫·马洛伊选取了原著第二卷第五部七十页的剧情内容,提取书中娜塔莎、皮埃尔、阿纳托尔作为主要角色,重新建构了一部新颖的沉浸式音乐剧。此番从美国百老汇来到中国上海,音乐剧《大彗星》超越过往演艺市场常见的原版引进、中文汉化等,而是由中国音乐剧团队与美国百老汇团队联手打造的国际制作版。中方邀约美方百老汇的编剧、词作、曲作等原班核心主创加入,汇聚舞美、灯光、音响等顶尖主创人才,在上海、纽约两地同时招募唱跳俱佳的音乐剧演员,带来一部“来自百老汇、超越百老汇”的音乐剧作品。

《大彗星》的出品人之一、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介绍:“2002年,上海大剧院首度引进西方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举行中国内地首演,音乐剧作为成熟的舞台文艺样式及其高度商业化的运作机制,二十余年来已经得到观众和市场的普遍认同,其间大剧院扮演的角色也从最初的破冰者,到集培育者、助推者和创制者等不同身份于一身。在业态经营上,成立创制中心聚焦舞台新创制作,推出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输出运营管理,参与运作的西岸大剧院是中国首座专为音乐剧而打造的滨水剧场。”她表示,如今以音乐剧《大彗星》为契机,大剧院率先进行国际音乐剧运作的新探索,按照商业戏剧的惯例模式吸引投资人加入,借力纽约百老汇的产业优势,发挥上海大剧院的平台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促进中美等国音乐剧的人才交流与文化合作,努力做大以音乐剧为代表的演艺市场蛋糕。

音乐剧《大彗星》由上海大剧院、西岸大剧院、长扬文化出品,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西岸大剧院、昱华文化联合制作。演出期间,《大彗星》也将与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剧目主题房、茶歇、音乐美学课堂等体验服务。《大彗星》与手游《光与夜之恋》还将联名,让不同圈层受众感受音乐剧的魅力。

作者:包永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