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去疯狂动物城里“无轨乘骑”!探秘上海迪士尼全新景点“热力追踪”
新民网2023-11-17 09:10:00

图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疯狂动物城”幕后主创揭秘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全新“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将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开幕。新园区将采用前沿的无轨乘骑技术,完美融合迪士尼标志性的故事讲述,生动打造“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全新景点,为游客呈现身临其境、前所未有的“疯狂”体验。这一新景点也是迪士尼运用尖端创新科技赋能迪士尼故事的又一生动写照。

追捕由此展开

一场越狱发生了!游客将与深受喜爱的警官朱迪和尼克一起踏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去追查越狱的坏绵羊。故事中的反派坏绵羊不但逃离了监狱,还绑架了演唱《尝试一切》的当红巨星夏奇羊,阴谋毁掉当晚即将上演的全城疯唱派对。一场追捕行动由此展开……

这一景点最突出的特色便是采用了主题乐园行业中先进的无轨乘骑系统,这也是上海迪士尼乐园首次采用该种系统。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资深游乐设备控制软件工程师卢卡斯(Lucas Kaeding)兴奋地表示:“无轨乘骑系统是我们在景点中运用得最厉害的一种技术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轨景点已在技术上实现了巨大飞跃。现代无轨游乐设备由精密的计算机系统控制,保证了这些顶尖景点内系统的精确度和控制力。迪士尼的无轨乘骑技术采用了定制化的局部定位系统对传感器进行监测。“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将是最新一代由此技术打造的主题景点。

当游客走进景点“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他们将化身为新警员,穿梭于动物城的各个城区。在这场追逐战中,游客将滑行穿越冰川镇鱼罐头加工厂,冰雪覆盖的景色从眼前掠过,还将在撒哈拉广场的街道上搜寻逃犯,然后一路追踪到神秘泉绿洲和那里的动物们来一次“亲密”接触。

精密复杂的工程系统、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前沿技术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的神奇体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资深游乐设备开发工程师罗俊指出:“因为这是一个无轨乘骑景点,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如何在实现其所有功能的情况下去讲述故事。”

“丰富多样的体验是该乘骑的一大亮点。”卢卡斯介绍,这一游乐设备的新颖之处在于彼此独立的车辆能够“去同一个空间探索两次”。车辆的路径可以交叉,看似无序,但实际上始终受到精确控制。身在其中的游客不会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点与传统游乐设备所带来的体验截然不同。为了克服开发过程中的挑战,他们借鉴了其他迪士尼乐园无轨景点的经验,同时在不断拓展未来。

体验无限可能

“就像《疯狂动物城》里经常说的,每个动物在‘疯狂动物城’都会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把这个技术已经照进了现实。”罗俊说,游客在乘坐它的第一秒,一直到最后离开的时候,都会感受到这句话的真谛,那就是“无限可能”。

“疯狂动物城”园区及游乐设备的建设也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区域建筑工程科技经理戚淑芳介绍,这项技术的作用相当于数字画布,能够整合全球各地协作者的想法,以确保景点呈现具有视觉吸引力的设计,并且达到卓越的运营标准。这一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设计师处理和收集信息的方式。

戚淑芳也谈到了无轨系统所带来的特殊挑战,而建筑信息模型正是应对之道。她说,“建筑信息模型对于整合多方面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优势在能够呈现极具吸引力的视觉设计,同时保证其实际运营的可靠性。“我很喜欢‘疯狂动物城’园区,里面有很多既巧妙、俏皮又让人惊喜的细节设计,给人很多惊喜,比如不同体型的动物、不同尺寸的门,甚至还在建筑围栏上画了不同尺寸的门……但对我而言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游乐设备。在室内空间里,伴随着音乐,你会经历季节变化,看到精心打造的各种动画动物形象在参与各类活动,甚至还能在体验过程中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真的太神奇了。”她说。

当游乐设备的测试终于开始,在亲眼看到设备运行起来的时候,团队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卢卡斯回忆说:“当景点开始运行,车辆在系统控制下第一次在测试路线上来回,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进展。对很多人来说,那一刻特别激动人心。”他还补充道,当时所有操作人员一起来了张自拍,欢呼着“我们成功啦”。不少人对此都深感共鸣,罗俊也是,他回忆起那一刻,“大家都在欢呼”!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