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经常失眠,怎么办?这个方法帮你睡个好觉!
上海松江2023-11-10 14:10:50

感觉草原上的羊都快被我数完了,可夜里总是逃不出失眠的怪圈。

失眠者的“福音”来啦——中医芳香疗法,让专家带我们了解一下!

医学顾问

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安冬主治医师

张欢主治医师

什么是中医芳香疗法?中医芳香疗法是一种对芳香药物进行分类、加工并制成不同剂型,如药枕、香囊、茗茶、香熏等,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鼻腔、口腔或皮肤渗透,在机体内产生药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芳香疗法的作用

中医芳香疗法以芳香辟秽为主要目的,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防治外感病、缓解疼痛、养生保健、美容美白、改善情绪等方面。

中医芳香疗法有平衡气血、调和脏腑、防治疾病等作用,尤其在治疗失眠方面,显示出不良反应少、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等优势,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应用。

治疗失眠的芳香类中药

川芎

味辛、性温,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合欢花

性平、味甘苦,能养心血、缓心气、开郁结、安五脏,具有疏肝理气、镇静安神、活血通络等作用。

玫瑰

性温、味甘微苦,有平复情绪、疏肝泻火、活血散瘀的功效,可镇定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抗焦虑、提高睡眠质量的疗效。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沉香

味辛苦、性微温,有开窍定志、温中散寒的功效,沉香挥发油发挥安神助眠的作用。

夜交藤

性味平和,能养心气、益心血、安心神、泻心火、育肝阴,主治阴亏血虚所致虚烦失眠,或多梦易惊,有镇静催眠的功效。

薰衣草

性温和、味辛,具有镇静安神、缓解神经衰弱、提高睡眠质量等作用。

图片

香附

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

檀香

气温,味辛,有散寒止痛、理气调中、镇静助眠的功效。

艾叶

性温、味苦辛,可解郁安神、理气行血,多制成艾绒并用火点燃以行艾灸治疗。

艾灸可以促进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从而发挥催眠的作用。

远志

气温、味苦,能益心气,安心神、止惊悸、益智,常用于治疗心气虚所致惊悸失眠健忘。

缬草

辛甘、温通,具有镇静安神、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少寐等症。

芳香药物的四大用法香囊法

图片

亦称“闻香法”,是指将芳香药物适当研磨、粉碎后,调合成各种不同香韵的香品,如香包、香纸、香珠,供人佩戴,以达到防治疾病、驱除秽浊的一种治疗方法。

可以自制中药香袋(薰衣草5克、肉桂1.5克、冰片0.5克),每晚睡前将其固定于枕边,改善睡眠质量。

香枕法

图片

亦称“药枕法”,根据各种不同香药与其它中药的配伍,通过加工成粉末或细小块状、片状物,放在枕头中,供睡眠之用,在人们睡眠过程中,即可产生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等作用。

可以自制解郁安神药枕(由艾叶、石菖蒲、合欢花、玫瑰花、决明子等组成)需在睡眠时,将药枕枕于头下,有助眠效果。

香薰法

图片

是指用芳香类药物制作药香,使用时点燃药香并吸闻香气的治疗方法。

人们在享受药物的芳香气味之时,药物的有效成分可经过肺输布全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香薰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舒缓情绪。

通常是将香料(檀香、沉香)制成饼块,放置于香炉内焚烧,更好地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香浴法

图片

用各种不同的香药与其它中药配伍,制成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起到洁身香体、润肤爽神等作用。

使用时,将芳香类药物在水中浸泡或煎煮后,进行洗浴或熏蒸,使皮肤毛孔张开,药物有效成分浸入机体,从而发挥舒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如中药红花足浴熏洗可有效改善阳虚体质人群睡眠质量;薰衣草沐浴可有效提高睡眠效率、睡眠质量。

香浴法对于久坐不动、久病体虚之人较为适宜。

健康提醒

中医芳香疗法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养生、亚健康调护等领域,也在疾病防治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且不易成瘾,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芳香疗法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比如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