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今日立冬丨立冬多寒凉,万物皆冬藏
上海黄浦2023-11-08 12:31:04

青毡帐暖喜微雪

红地炉深宜早寒

今天0点35分

我们迎来立冬节气

图片

立冬

将开启四季最后一季的征程

岁月变幻无声无息

秋向冬缓缓递上了交接棒

时光踏过的地方

到处都是五彩的帘幕

到处都是深情又厚重的故事

图片

立冬

有许多专属的温情和浪漫

初雪飘落

如点点音符

温柔地在世间弹奏

图片

候鸟南归

历经千山万水

前方的家与身边的你

最为可贵

图片

入夜渐寒凉

白雪给缤纷大地轻披一件冬装

凉爽的空气浸润着花香的回甘

漫步于此,心情舒畅

图片

立冬有“三侯”

一候:水始冰

立冬后黄河、淮海一带的气温变低水面上开始结冰。

二候:地始冻

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开始变得寒冷地面上出现冻土现象。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图片

立冬习俗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

在汉代即有此俗

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

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如今我国许多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

如办冬学、拜师活动

都在冬季举行

图片

吃饺子

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饺子谐音“交子”

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还有一种说法是

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

人们认为吃了它

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

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有谚语称“立冬补冬,补嘴空”

认为此时进行食补

可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严寒

饮食上应以增加热能为主

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立冬养生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立冬过后

气温降低、寒气袭人

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一些疾病也将进入高发期

一起来听听中医医生带给大家的养生知识吧!

,时长01:33

早睡早起,切忌熬夜

冬季养生主要是

万物蛰伏收藏阳气

睡眠应遵循早睡晚起的规律

随着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来调整作息

冬季要养阴

夜晚睡眠时间要比夏季更长

避免肾气受损

冬练切勿剧烈运动

冬三月运动应遵循“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泄皮肤是指激烈运动时皮肤开泄、出汗

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

所以冬天的运动应避免过多流汗、开泄皮肤

而应多做静功,如瑜伽、慢跑、散步等

轻缓运动才有利于养藏

避免损伤阳气

立冬食谱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冬,便是冬季的起始。

中医学理论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人体最舒适、消化吸收功能最好的时候。按天人相应的中医养生原则,秋冬季节正是适时进补、吸收营养物质、补充机体消耗的最好季节。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多食一些温润厚重的食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引补”。

图片

立冬节气

不妨试试光华医院推荐的

以下两道立冬养生粥↓

核桃花生粥

准备食材:核桃50克,花生50克,枸杞1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白芝麻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花生、核桃过水洗净,大米洗净,加水煮粥

(2)快熟时,加入冰糖、白芝麻和枸杞,再焖一会儿即可食用

功效:健脑、美容、补血

图片

芝麻粥

准备食材: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黑芝麻晒干、炒熟、研碎,再与粳米同煮

功效:益精养阴

图片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