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如何将亲子艺术打造成南浔新名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支招
上观新闻2023-11-05 16:48:00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中节”、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渐入佳境,如何通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专业度和影响力,让亲子艺术成为江南古镇南浔的又一张亮丽名片?11月4日,湖州市南浔区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在南浔古镇联合举办专家研讨会,由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艺术总监蔡金萍领衔的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南浔并对这一课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方案。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真正的含义,和我们真正想做的,就是用艺术和戏剧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促进亲子关系,让下到小伙伴、上到老伴,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陪伴,这样社会也会更美好。”蔡金萍说。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与湖州市南浔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翟海峰共同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蔡金萍授予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艺术总监荣誉证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遴选委员会副主任吴孝明和蔡金萍随后为表演艺术家乔榛、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作家郑春华、儿童节目主持人陈燕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名誉主任陈白桦、俄罗斯舞美设计师谢尔盖·拉沃尔、《新民晚报》文化新闻部主任邵宁等颁发专家荣誉证书。

专家合影

专家们一大早从南浔古镇南大门进入,在小莲庄、藏书楼、张石铭旧居、广惠桥、张静江故居、南浔非遗馆、金氏家风传承馆等古镇地标进行了采风。

乔榛在藏书楼前激情诗朗诵胡乔木的名诗《蚕》,吸引游客驻足聆听,很多人认出了乔榛,跟着走了很远的路。“这就是艺术和旅游结合的魅力。”对南浔选择做亲子艺术节,专家们都表示这是特别契合的选择,“亲子艺术是美好古镇最好的载体。”乔榛说,自己精心选择了这首诗,既与南浔湖丝文化相关,“诗中人与蚕的对话,也能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体验南浔传统文化

与巡游木偶零距离接触

10月28日至11月12日,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举行。这是作为国家级艺术平台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将“节中节”品牌带出上海。

“南浔拥有大运河、古镇、湖笔等最江南的文化标识以及丰富的江南水乡旅游资源,亲子文化资源丰富。” 中共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中华表示,湖州与上海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合,湖州一直致力于推动由“湖”入“海”、湖海一体,“这次在南浔举办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由美丽湖州牵手海派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亲子艺术演艺平台,既是向世界发出‘南浔邀请函’,也是让世界‘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欢迎中外游客来湖州畅享亲子生活。”

《木偶奇遇记》《非凡之旅》《摇滚学堂》《国际精品魔术展演》《百老汇合家欢嘉年华音乐会》《自由行走的大象》陆续上演……随着湖州全面“接轨大上海”的战略,南浔更是成为接轨的“桥头堡”——通过即将开通的沪苏湖铁路,20分钟即可沟通国际大都市上海和江南水乡南浔。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今年下半年,湖州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临港集团、上海张江高科先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浔区作为“桥头堡”也是签订了一揽子协议。翟海峰在出席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文旅创投会时表示,通过文旅融合对接上海的国际文化资源,是南浔的最好选择。“如何树立‘最江南’的古镇旅游定位,如何打造‘最潮流’的古镇旅游品牌,如何打造‘最富民’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我们南浔在当下古镇集群复兴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翟海峰期待参与亲子艺术节以及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和行业翘楚们,能给南浔带来更多“破题的金钥匙”。

刘明厚建议,“打造文旅戏剧,融合实景和舞台,让游客和亲子观众领略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加深对南浔文化的印象和理解——为景设戏,为景写戏,这类创作都已经很成熟,像‘印象’系列、‘又见’系列,我们南浔像小莲庄就有很好的场地,可以因地制宜打造亲子类的实景戏剧。”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舞美设计师谢尔盖·拉沃尔在采风中发现,典型的江南古镇风情以水为灵魂,“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小时候读过的一本中国传统小说,是讲东海龙宫的,我昨晚乘船游览了南浔,很喜欢,这里能跟很多美丽的传说结合起来做戏剧。我也期待,南浔能把这些传说都利用好。”

邵宁参与过很多上海、爱丁堡等众多国际艺术节,她建议,南浔古镇可以增加一些cosplay的机会给年轻人,“亲子艺术节应该以艺术为媒,以童趣为魂。”郑春华认为,南浔的亲子艺术节“塑造一个固定的艺术形象”,“每年六一或其他合家欢类的节日,都有一个故事出来,跟亲子艺术节绑定,这个形象未来就能影响一代一代人。这样的积累,能让南浔古镇成为一个辨识度高的亲子艺术小镇。”

陈白桦从多年从事亲子艺术的经验给出建议:“进一步汇聚国内外资源,在专业演出的基础上,邀请长三角的中小学、少年宫来南浔交流演出;亲子艺术节有响亮的主题,邀请创作节歌;增强活动的互动性,比如看一场剧场演出,体验一场户外演出,灯光秀、亲子论坛;邀请国际著名的童声合唱团,和南浔非遗馆等地方结合起来。”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节

首届南浔国际亲子儿童艺术节和第十二届上海国际魔术节、第七届“金玉兰”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暨首届国际精品木偶艺术展演、首届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等共同组成“节中节”矩阵,与江苏无锡、山东潍坊、浙江宁波和安徽等地的艺术节分会场一起,成为今年艺术节服务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平台功能的生动展示。

李明表示,“上海本身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码头’,也是文化艺术创作的‘源头’,因此,自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就承担了上海和全国各兄弟省市文艺资源联动、以文化赋能区域发展、实现艺术惠民、推进文旅融合的使命,首届南浔亲子国际艺术节的成功开幕,也充分彰显了艺术节作为国家节庆平台的使命担当。”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