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双休日也能看到“对口”专家 东方医院扩容周末门诊
东方网2023-11-06 10:56:31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6日报道:工作日无暇就诊,周末又没有“对口”的门诊,成为不少患者的就医困扰。上海市东方医院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四百”大走访,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深入调研,着力满足老百姓多元化就诊需求,在医院党委牵头下形成“东方周末门诊方案”,周六不仅有普通门诊,更有专家、专病门诊,实现医疗资源和患者需求的“双向奔赴”。

实地调研推动双休日延伸服务

“我一直挂的是心内科张志钢主任的专家门诊,要是周末也能看到张主任就好了。”在一次到社区的党建义诊中,张阿姨的这句话,引起了行政四支部党员、也是医院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注意。随即,职能管理部门的党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对周末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周边社区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形成了一份详尽的“东方周末门诊调研建议书”,医院党委牵头,职能部门联合推进,扩容版的“东方周末门诊方案”应运而生。

北院心血管一党支部党员医生张志钢就成为了第一批入驻周末专家门诊的专家,上岗第二周,他就遇到了一个紧急的病例:47岁的王女士近期经常感到胸闷气短,“但是我下班,医院也下班了,想着自己身体不错,就一直拖着。”直到周六,王女士在丈夫的催促下来到东方医院心内科就诊,一检查才知道心脏血管接近完全堵塞——这意味着如果王女士再拖延下去,很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张志钢火速将她收治入院。“非常感谢周末门诊救了我一命!”王女士一番话,印证了上班族“小病不再拖”的期盼成为了现实。

周末陪老人就诊让家更温暖

东方医院周末门诊扩容造福的另一大人群是老年人群体。南院所处的三林地区居民人口基数大,尤其是老年人数量众多。关节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等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患者的就诊需求量极大,但腿脚不利落出行不方便,而周末门诊扩容后,子女就可以趁周末陪同父母来院看病。

“我们支部很支持周末门诊的举措,这能惠及更多病患。”这是许多开设周末门诊的医生所在支部的“同题共答”,周末门诊的安排不仅得到患者的好评,也获得全院各科室的响应,很多党员医生更是带头报名。“医生本身就属于‘碎片休息’的职业,晚上、周末手术,周末赶到病房看病人本就是常规工作,尤其是作为党员,我们更深感义不容辞。”东方医院南院外科综合党支部副书记、关节外科主任医师蔡俊丰解释道。

增设周末门诊对医护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乃至体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医院党委发出了对党员的倡议,同时管理上也匹配了相应的关爱政策,在绩效上给予倾斜、更精细化排班、合理安排医护的休息时间……“作为门诊管理部门,我们也针对科室和专家作需求调研,通过细化管理,从机制上保障。”行政四党支部书记、南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王贤喜说。

周末也可以住院、手术

“考虑到许多科室平时周一到周五患者人数较多,部分专家的预约号更是常常‘爆满’,医院提出了开展周末门诊的倡议后,为保证周末门诊不减‘配置’,许多科室周六全天均安排了平时门诊预约人数最多的专家出诊。”王贤喜介绍。同时,医院也综合考虑临床情况,对部分专家资源紧张的科室,采取灵活的轮值排班方式,实现更多的专家出诊。很多科室在病床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会尽力保证周末病房内留有2张以上的床位用于收治需要尽快处理的患者,并且亦能立即安排周末手术。

“我们胆石科本身周末就有非常多的患者就诊需求,医院周末门诊的扩容,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配套。现在,我们周末手术也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更好地便利了患者,也让科室运转模式更加优化。”北院消化二党支部宣传委员、胆石科医生黄安华介绍。为配合周末门诊扩容,院内所有医技科室同步配套运转,满足当日的患者检验检查需求。

患者对周末就诊的需求肉眼可见地增加,9月中旬以来,医院通过公众号通知等多途径方式广泛告知整体排班情况及专家信息,确保来院患者“不空跑”。此外,医院通过社区医联体、党群服务中心及居委会发布出诊信息,提供最长4周的专家预约号源。

截至目前,东方医院两院区周六共开设59个专科门诊,29个专病门诊,43个专家门诊。周末“三专”门诊全系列开设以来,受到周边居民欢迎,每周六两院门急诊量8000人次左右,专家门诊量600余人次。

东方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明表示:“患者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调研课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挖患者诉求,持续优化医院服务,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扎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刘轶琳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