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粥和面哪个能养胃?真相你可能想不到!
上海黄浦2023-11-04 02:33:41

据世界卫生组织胃病情况统计:

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很多人一旦胃不舒服,

就想靠吃点什么来把胃养好。

有人总结了一套“养胃食物大全”:

白粥、小米粥、面条、南瓜、山药……

但是,这些食物真的养胃吗?

面养胃,也伤胃!

◎这种情况养胃

面条中加了碱,进入胃内后会中和一部分胃酸,可以预防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所以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

从这两方面来看,吃面条可以说是养胃的。

◎这种情况伤胃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酸分泌少的人而言,本来胃酸就不够,若还经常吃碱面,反而会加重病情,就不太合适了。

图片

◎用进、废退

对于那些胃本来就很健康的人来说,长期过于频繁的吃面条,则可能会导致胃部的消化能力变弱,更易诱发胃病等消化系统问题。

因此,日常得均衡饮食,把握好度!

长期喝粥也会使胃功能变弱

很多人认为粥能养胃,是因为粥是一种半流质食物。

不需怎么咀嚼就可以吞下,所以粥到了胃里,也不需要肠胃做什么工作,就能很轻易地被消化吸收掉,肠胃就得到了休养。

事实上,人是杂食动物,人的消化道能消化很多种食物,只要不是不能消化、不耐受、过敏、过量的食物,就不能算是额外的负担。

图片

胃存在“用进退废”的问题。就像一个肌肉强壮的大人,本可以自己行走或奔跑。

但你如果整天让他坐轮椅上,肌肉得到的锻炼少了,运动能力反而会减弱。

所以,长期喝粥也会使胃功能变弱。

不同的胃部不适,究竟该怎么吃?

1.胃着凉

由于体外受凉例如淋雨、穿着不够保暖受寒,或吃了生冷的食物引起胃不舒服,出现受凉后胃胀、胃痛和腹泻等问题。这种情况建议多吃温热食物,让收缩的血管舒张,改善胃部供血,缓解症状。

吃汤面时加点姜丝,喝粥时放点红糖、肉桂粉等热性调味品,可达到驱寒温胃的目的。

图片

2.有胃酸过多的症状

对于胃溃疡的病因,有个普遍的说法是“无酸无溃疡”,胃溃疡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灼痛、餐后饱胀等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最好吃点发酵的馒头、糕点,或者软一点的汤面,尽量少吃粥、汤泡饭和太硬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同时咖啡、茶、酒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碰。

图片

胃食管反流患者容易出现烧心和反酸症状,这类人群饮食和上述情况类似,少吃点大米粥,可以多吃点碱性食物例如馒头、面条,泛酸严重时也可以适量吃点苏打饼干缓解。

3.胃炎

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以中上腹疼痛、嗳气恶心为常见症状。这类患者喝粥和吃面都可以,但要注意食物做法,不要吃太硬和太刺激,也不要吃太饱。

图片

在“十胃九病”的当代,养好胃不仅需要关注食物选择,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也很关键!

真正保护胃,这几个方法请收好

1.选易消化食物,黏性食物少吃

粘豆包、粽子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少吃。同时,也要避免过酸、过辣、香味过浓、过咸和过热的刺激性食物。

2.少吃容易胀气的食物

比如红薯、紫薯等食物,浓咖啡、酒、含糖饮料、产气饮料(比如可乐)、浓茶等。

3.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养成定时定量饮食的好习惯有利于预防慢性胃病发生。细嚼慢咽,每餐的进餐时间最好超过15分钟。

4.饮食要均衡,各种食物都吃点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胃病急性发作期、胃病症状尚未完全好转,或者存在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以外,健康人如果想要胃健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坚果和豆类等都得吃。

5.避免饭前、饭后大量喝水

饭前、饭后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稀释胃酸,使胃的化学性消化作用及胃酸的杀灭细菌作用大大降低。

6.保持心情舒畅和愉悦

人的情绪与胃酸分泌及胃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进食时要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

7.日常适当坚持运动

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胃部的免疫功能。但饭后不可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建议进食后1小时后再进行运动较好。

食疗养胃有6个要点

肠胃日复一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比起吃什么,“养胃”的饮食习惯更重要。

图片

1.按时吃饭七成饱

特别是晚餐不能吃太晚,否则食物堆积在胃里难以消化,增加胃的负担。

不要暴饮暴食,七分饱是控制能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保养肠胃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2.温度适中味清淡

过烫的食物会灼伤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胃黏膜;食物过冷易造成胃肠应激反应,影响消化甚至引起急性腹泻。

长期吃太咸会使胃黏膜逐渐变薄,也是诱发胃癌的因素之一;过甜的食物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过辣则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肠道应激反应。

3.蛋白脂肪不宜多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果一次吃得过多,平均需要消化3~4个小时,不仅会摄入较多热量,也给肝肾带来不少负担。因此,要适度控制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图片

4.食物软硬因人异

“食宜软”主要针对特定人群,如幼儿、产妇、胃病患者、咀嚼和吞咽能力较差的老年人等。牙齿咀嚼功能完备、肠胃功能较好的健康人群长期进食软食,反而会降低肠胃能力。

5.细嚼慢咽身体好

咀嚼过程中,人体消化系统会条件反射地分泌出更多消化液,更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以延长进餐时间,使大脑更及时捕捉到“吃饱”的信息。避免因进餐太快而摄入过多食物,给身体和肠胃造成负担。

6.选对零食很重要

零食首选新鲜水果、低糖酸奶、纯牛奶、原味坚果等。对于容易低血糖的人来说,日常可备一些饼干、面包、糖块等容易升血糖的零食。▲

选稿:常善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