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如果一家都当兵……
上海虹口2023-11-02 08:46:18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如果一家子都是当兵的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个家庭,九名军人

62式军服、71式军服

85式军服……

在77集团军某旅

二级上士向仁圳家里

珍藏着近10套不同形制的军装

向仁圳一家可以用

“全家当兵、全家光荣”来形容

他的爷爷、三爷爷

四位舅舅、表哥和外甥

都先后步入军营

向仁圳的爷爷向修国

1963年参军

入伍后凭借着勤学苦练

多次在考核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

很快就走上了班长岗位

并连续四年荣获嘉奖

图片

向仁圳的爷爷向修国

向仁圳的三爷爷向修权

1964年参军入伍

三次被评为“五好战士”

并记嘉奖三次

图片

向仁圳的三爷爷向修权

向仁圳的四位舅舅

也都是军人

大舅陈显芳

1969年入伍

二舅陈显印

1971年入伍

五舅陈显来

1980年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

六舅陈显信

1982年高中毕业

也投身军营

在16年军旅生涯荣立三等功3次

图片

向仁圳大舅陈显芳

图片

向仁圳二舅陈显印的绘画像

图片

向仁圳五舅陈显来进行射击训练

图片

向仁圳六舅陈显信

在父辈影响下

向仁圳的表哥陈辉

2002年参军入伍

图片

向仁圳的表哥陈辉

2011年

向仁圳穿上了向往已久的军装

初入军营,体能训练

内务检查、队列训练……

部队紧张的生活和严格的训练

让向仁圳一度很不适应

但每当他感觉快坚持不住

就会想起入伍时爷爷的嘱托

“部队很辛苦,但也能锻炼人”

这句话激励着他不断挑战自己

克服困难

图片

渐渐地

向仁圳的各项课目

都有了很大进步

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义务兵”

晋升为军士后

向仁圳经历多次转岗

岗岗过硬

是身边战友公认的技术大拿

入伍12年来

向仁圳2次被评为优秀士官

3次获得嘉奖

2017年荣立三等功

图片

向仁圳荣立三等功

如今

向仁圳的外甥周松

受长辈们影响

也来到军营

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

图片

向仁圳外甥周松

“一门四杰”献国防

今年,在陕西省西安市

灞桥区狄寨街道杨家沟村

有这样一户家庭

三兄弟同时报名参军

他们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

图片

杨韶烨三兄弟和父母合照

走进杨韶烨三兄弟的家

大门口的两块“光荣之家”

和“光荣军属”牌匾引人关注

图片

大哥杨韶烨满脸自豪地说

这两块“光荣之家”牌匾

一块是父亲的

另一块是他的

他的父亲杨小龙

曾服役于陆军某部

从小听父亲讲了许多部队经历

在他心里种下参军入伍的“种子”

2018年他入伍成为一名空降兵

图片

杨韶烨的父亲杨小龙

图片

成为空降兵的杨韶烨

杨韶烨今年24岁

两个弟弟杨韶卓和杨韶越是双胞胎

今年23岁

兄弟三人都是大学应届毕业生

大哥杨韶烨此次是二次应征入伍

“通过父亲和大哥的讲述

对部队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部队每天很辛苦

训练也很累

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两位弟弟信心满满

与大哥一起共赴军旅生涯

一家四口三人从军

山东省济南市的李博敖

今年刚刚应征入伍

父母均为退役军人

自己参军后

4岁的妹妹也以此为荣

图片

李博敖一家四口

“今年是儿子从军离家

的第一个中秋

临近节日

孩子妈妈这几天

一直盼着孩子的电话

但对于军人而言

节日代表更多的是

坚守岗位、默默守护

将忠诚献给万家团圆”

父亲李旭东从军20年

深知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李博敖向父亲李旭东展示无人机

1994年

李博敖的父亲李旭东

光荣地成为一名军人

新兵连结束后

他被调到了机关单位工作

并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

李博敖的母亲

是原八一体工大队的优秀运动员

“我爱人是体育特招入伍

参加全军女子大比武

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荣立二等功”

父亲李旭东说

从军20载

他收获了厚重的人生

美满幸福的家庭

李博敖是国家二级运动员

从小就打篮球

还曾荣获省青少年拳击比赛第三名

入伍前还取得了无人机驾驶执照

携操纵无人机技能入伍

“当兵后我要去祖国更需要的地方”

最终经过层层选拔

李博敖被分配到空军

成为一名新战士

图片

李博敖手捧无人机

薪火相传,不改从军志

传承家族红色血脉

谱写豪迈军旅赞歌

为这些军人家庭点赞

来源: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