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科大撤销英语本科专业冲上热搜 读英语专业还有前途吗?
潮新闻2023-10-20 09:30:00

继西安交通大学取消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后,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拟撤销英语专业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再次引发网友对英语专业的热议。

中科大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引发热议

近日,中科大官网发布《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称,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关于本科专业调整和撤销的要求,学校梳理并征求相关院系意见,依次经相关学院教学委员会及党政联席会议、校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拟将英语、传播学、考古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向教育部申请撤销备案。

1.jpg

消息发出后,网友讨论热烈,尤其是针对英语专业的撤销与否。有人认为英语专业没必要撤、可以努力创新,有人认为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大不如前,不该再作为专业,也有人认为中科大在专业设置上回到“科技”这一本源上挺好的,不必追求大而全。

2.jpg

3.png

校方回应:属正常学科调整,仍开设公共英语

对此,中科大一位老师向媒体介绍,学校从来没有从高考中招收过英语本科。只是以前有过从各学院高年级本科生中招收一些学生进入“科技英语”系,也是相当于转专业的一部分学生,给学生提供多一种出路。科大是“科学技术”大学,不是专攻语言的大学,所以撤销对考生没什么影响。

此外,学校相关负责人称,之前学校很多专业就处于事实停招的状态,现在进行一个程序化的操作,是学科优化设置的需要,拟撤销英语专业也是基于该专业人才培养所补做的程序,该校的英语专业很早就不招生了。中科大具备自设学科的资格,会根据学科发展进行动态调整,本次撤销6个本科专业,属于正常的学科调整。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并未取消,仍正常开设。

不止本科,学校对硕士学位点也曾进行调整。早在去年5月,中科大公共事务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曾发布公告,自2023级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今年5月,学校软件学院发布公告,自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VCG41175416686.jpg

图源:视觉中国

英语还要好好学吗?

高校设立专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有裁撤、也有新增。2012年教育部重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逐渐下放了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审批权,也开始了各大高校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全国本科高校共撤销3889个专业,新增2万多个专业,近几年裁撤数量有不断上升的势头,新增数量却出现连续下跌。高校专业的优化是未来重要趋势,专业设置盲目扩张、粗放发展的阶段正成为过去,逐渐回归理性。

无论是此次中科大撤销英语专业,还是前段时间西安交大取消英语成绩与学位挂钩,都是高校从自身定位出发进行的正常调整,并不意味着英语专业没前途、英语学习不重要。

到底应如何看待英语,还要学吗?来看看资深人士都是怎么说的。

中科大某教授:学好科学自然离不开更高更宽的眼光,需要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不能闭门造车,科大鼓励同学们能多出去走走看看、学习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回来更好地报效国家。所以不是说学好英语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是更快掌握世界先进科技知识的桥梁。取消不代表不重要,外语是一项基本要求,而不是专业技能了。

浙大某教授:英语作为紧缺专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英语作为中小学生的重要综合素质之一将长期存在。

某省属医院医生:英语当然很重要,医生平时工作要看很多国外的英语文献资料,面试医生要用英语,甚至部门开会的时候,也是用英语交流。我认识一些做研发的科技工作者,英语都是非常棒的,可以非常流利地与国外同行交流。

某高中资深英语教师:从目前初高中英语的教学上来看,在新课程标准上没有淡化英语的迹象,也不存在说降低英语分数。世界上很多顶级的学术研究和著作,都是英文版的,所以从基础教育开始,对英语能力的培养要求,是不会降低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

(综合澎湃新闻、封面新闻、橙柿互动等)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