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将带来超百场现场演出 引入世界舞台打造美育课堂
东方网2023-10-14 12:25:56

时隔三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本月回归申城舞台,而备受市民欢迎的“艺术天空”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也将在全市16个区全面展开。为助力各区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今年的“艺术天空”在原有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分类上,细分和新增跨界潮流、二次元影音、儿童亲子、魔术曲艺、科技艺术等特色主题。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全球和国内近60个优秀文艺团体,将为市民带来超百场高品质的现场演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领略和感受全球艺术的前沿风向、民族艺术的创新风韵,预计线上线下惠及观众超百万人次。即日起,“艺术天空”部分演出将陆续向公众开放预约,市民可通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相关渠道选择喜欢的演出场次。

打开今年“艺术天空”超长的演出排片表,其中不乏在剧场里开票即秒杀的爆款节目。首当其冲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两大“天团”演出——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和俄罗斯国立远东(红旗)歌舞团舞蹈专场。作为爱尔兰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音乐精灵”之称的爱尔兰国家合唱团,将与上海本土的嘻煜新古典乐团合作,为市民奉上一场中外音乐文化的精彩碰撞。

除了世界名团、国际大师之外,今年“艺术天空”的舞台还将汇聚来自各国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集中展现缤纷多彩的异域风情和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比如英国伦敦福音合唱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新西兰内森爵士乐队、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以及来自克罗地亚的爵士名伶伊内丝·特里奇科维奇,葡萄牙的法朵歌唱家库卡·萝塞塔、演奏家桑德罗·科斯塔……

10月20日晚,由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原创音乐会《国乐咏中华》将在闵行文化公园为“艺术天空”系列演出揭幕,同时也将奏响“艺术闵行·上海西区”特别活动的序曲。11月10日、 11日,享誉南洋的新加坡华乐团将带来融合多元文化风情的华乐音乐会,他们将用传统的丝竹管弦展现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文明连续性和文化包容性。

广东粤剧院将带来精心挑选的“折子戏”专场,包括《刘金定闯四门》之“寿州救驾”、《紫钗记》之“剑合钗圆”,以及《逼上梁山》《活捉张三郎》等选段,以飨沪上粤剧票友。此外,2023全国京剧院团京剧交流演唱会、苏醒甬剧艺术个人专场、大型秦腔神话剧《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戏曲类演出,也将带领观众领略南腔北调的戏韵之美。

10月22日下午,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就将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带领观众“乘着歌声的翅膀”自由翱翔。音乐会在汇集中外流行经典的基础上,加入《观沧海》与《乐府诗集》的古词新唱以及威尔第歌剧唱段。混合室内乐与电子音乐《丝路流风》、来自内蒙古的博乐团专场音乐会《博·炫》等,也将展现中国民乐与西方电子音乐融合碰撞,传递艺术无疆、美美与共的音乐理念。

10月28日、29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特别活动“动漫游戏音乐节”将在世博文化公园内上演。活动将邀请国内优秀电声交响乐团嘻煜新古典乐团献演,更有KOL歌手和Cosplay表演串场。音乐节分为动漫日和游戏日,动漫日呈现《少年歌行》《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等大热动漫IP中优秀国风作品;游戏日呈现《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畅销游戏IP中的作品。

10月28日起,“艺术天空”将精选一批独具特色的演出项目集中在今潮8弄与市民见面,其中包括萨维尔·德·梅斯特竖琴艺享会、萨尔斯堡圆号四重奏、荷兰木偶剧《巴黎圣母院》等。此外,沉浸式音乐剧快闪《美妙的一天,从拿错别人的咖啡开始》、“Al瑜伽”户外多媒体沉浸式交互音乐会、嘻煜新古典乐团与林小尤ACG音乐会《Z世代计划》等一批主打新势力人群的剧目将走进嘉定嘉亭荟、青浦蟠龙天地以及浦东前滩、大通音乐谷等沪上文旅空间,邀约年轻的朋友们一起来相会。

作者:包永婷
选稿:李婉怡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