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3年应届生平均招聘月薪10342元,三年上涨1050元
北京青年报2023-10-12 11:45:50

10月11日,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展望2023》,报告显示,近三年应届毕业生薪资稳中有升。

近三年应届毕业生薪资稳中有升

微信图片_20231011120714.png

猎聘大数据显示,相比2022届,2023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薪资和期望薪资略有下降,但较2021届有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2021届学生岗位平均招聘月薪9292元,2023届为10342元,三年来上涨1050元;2021届高校毕业生期望月薪7417元,2023届为8033元,三年来上涨616元。整体来看,应届生期望薪资均低于招聘薪资,表明应届生求职时对薪资的期望非常理性。

北京2023届应届生平均招聘月薪13283元,北京本科生期望月薪10792元

微信图片_20231011120718.png

从近三年来北京应届毕业生招聘薪资和期望薪资变化趋势看,2021届招聘薪资和期望薪资处于基本持平状态,2022届招聘月薪为14183元,较该届应届生期望月薪高883元。2023届应届生招聘月薪为13283元,该届应届生期望月薪为13808元,高于招聘薪资。

从北京2023届不同学历应届生期望月薪看,博士应届生期望薪资遥遥领先,硕士14658元,本科、大专分别为10792元、7471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对硕博需求持续增长,大专、不限学历应届生需求下降明显

从连续三届应届生新发职位的学历要求分布看,本科生的需求占比一直居于高位,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2021届的28.8%增长到2023届的42.9%。硕士需求从2021届的2.2%持续增长至2023届的6.3%。博士需求占比亦呈增长态势,大专、大专以下和不限学历的应届生需求占比则持续下降。

从近三年应届生新发职位对不同学历的需求增幅看,学历越高增幅越明显,学历越低降幅越大。其中博士以202.1%的增幅位居第一;硕士增幅达142.6%;不限学历的岗位需求降幅超40%,要求大专和大专以下学历的应届生岗位降幅亦接近四成。由此可见,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对应届生的招聘门槛有增高趋势。

互联网、房地产应届生需求放缓

微信图片_20231011120724.png

从近三届应届生新发职位行业分布看,互联网是持续释放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不过近三年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从2021届的20.32%下降到2023届的17.7%。此外,科研技术/商务服务、房地产/建筑、交通/物流/贸易/零售三大行业应届生需求占比亦呈现明显下滑态势。

相比之下,医疗健康、机械/制造、电子/通信/半导体、能源/化工/环保、汽车、消费品等近年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对应届生需求占比增长明显。

在近三年来应届生新发职位需求增幅TOP5行业中,能源/化工/环保以108.5%的增幅位居第一,汽车紧随其后以101%的增幅位居第二。电子/通信/半导体、医疗健康、机械/制造增幅亦较高,增幅均超50%。从上述行业对应的2023届应届生新发职位平均招聘月薪看,电子/通信/半导体为14300元;汽车为12117元。

人工智能应届生招聘薪资领跑全行业

从各细分行业2023届应届生新发职位平均招聘月薪看,人工智能以18592元位居第一;区块链、养老服务、航空/航天设备分别以17467元、16992元、16042元位居第二至第四。

从上述行业近三年来的薪资涨幅看,养老服务以88.1%的增幅位居第一;新闻和出版业紧随其后,近三年来招聘薪资涨幅亦超80%;医药外包、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计算机硬件、航空/航天设备近三年招聘薪资涨幅均超40%。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均已成为成熟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在国内也已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未来该行业在国内将不断走向成熟。

近五成2024届应届生毕业后首选考公考编和深造

微信图片_20231011120731.png

当2023届、2024届应届生被问到毕业后的第一去向,超六成2023届应届生选择就业,做全职工作;2024届应届生选择就业,做全职工作的占比为40.58%。2024届应届毕业生选择考公考编的占比为25.12%,选择深造的占比为22.22%,两者合计近五成,2023届的这一占比合计为三成。

在被调研的高校毕业生中,求职时偏爱国/央企的得票率最高,达72.6%;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34.6%的得票率位居第二。这与当前人才求职更喜欢稳定性有较大关系。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