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殷若宁、林希妤、刘钰,中国高尔夫女队原班人马赴上海征战别克LPGA锦标赛
上观新闻2023-10-03 06:08:00

随着杭州亚运会高尔夫赛事收杆,殷若宁、林希妤和刘钰三位中国队女将转战申城,“背靠背”征战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进行的2023别克LPGA锦标赛。

作为今年国内唯一开赛的美巡级别高尔夫职业赛事,总奖金达到210万美元的别克LPGA锦标赛,有望成为女子高尔夫乃至全球体育关注焦点。

顶峰相遇 天才对决


在杭州,殷若宁迎来21岁生日,虽然最终中国女子高尔夫队收获铜牌,但三位女将都表示也有收获。尤其是之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殷若宁,这一年进步速度堪比火箭。从LPGA冠军,到大满贯赛事冠军,再到新的世界第一,作为别克高尔夫大使的殷若宁,只用5个月就横空出世,不断赶超前辈冯珊珊创造的中国高尔夫历史。

殷若宁回到上海主场作战。

这次在上海,坐镇主场的殷若宁迎来另一位天才新秀莉利娅·乌,她是世界排名前列的美国新生代领军人物。莉利娅·乌在本赛季开启时世界排名仅43位,不仅夺得生涯首冠,还在单赛季两夺大满贯冠军。

美国选手莉利娅·乌参赛。

这两位年轻球员都在本赛季兑现天赋,一路势如破竹,两人共获得5个LPGA冠军,包括本赛季五大满贯赛中的三个冠军,并先后登上女子高尔夫世界第一宝座。放眼女子高球界,无论从技术水准、竞技成绩还是成长速度,殷若宁和莉利娅·乌是名副其实的“绝代双骄”。在上海,两位天才新星将同台竞技,上演精彩对决。

青春风暴 进击赛场


另一位现象级新星,是20岁的美国华裔选手张斯洋。今年6月,张斯洋在自己转职业后的第一场比赛——瑞穗美洲公开赛勇夺生涯首冠,成为LPGA巡回赛73年历史上第一位首秀夺冠的选手。尽管她出道略晚,但实力有迹可循——2020年,17岁的张斯洋获得美国女子业余锦标赛冠军,成为该赛事115年历史上首位夺冠的华裔球手。

中国选手刘钰。

2022年全奖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后,她赢得20场大学比赛中的12场——这一战绩甚至超越同为斯坦福校友、在1995-1996年间赢得11场大学比赛的泰格·伍兹,媒体纷纷称她为“高尔夫的莫扎特”。升入LPGA的四个月,张斯洋参加九站比赛,其中四站赢得前十。作为本赛季涌现的又一名天才选手,她也为2023别克LPGA锦标赛增添看点。

这个赛季,多名新生代选手展露头角:澳大利亚22岁小将格蕾丝·金首年登陆LPGA就在乐天锦标赛斩获生涯第一个冠军头衔;年仅19岁的查内蒂·万纳森是本赛季年龄最小的冠军选手之一,她通过资格赛打入波特兰精英赛,最终以黑马之姿捧得冠军奖杯,同样在LPGA生涯第一年斩获首冠。

强者本色 闪耀旗忠


2021年,上海市体育局发布首批“上海赛事”品牌名录,别克LPGA锦标赛入选,成为上海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标杆赛事。由于疫情等原因,别克LPGA锦标赛和上海体育迷暂别三年。2023年赛事回归,凭借超高赛事能级、丰厚奖金与豪华阵容,成为女子高尔夫世界乃至全球体育界的关注焦点,世界各地体育爱好者的目光将再次聚焦申城。

林希妤在杭州亚运会有着稳定发挥。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罗文桦表示:“别克LPGA锦标赛这一国际顶级赛事的落地,反映出上海拥有深厚的体育发展潜力和办赛基础。作为一座热爱体育、充满活力的城市,上海市民对高尔夫球等体育运动表现出来的热情日益高涨。希望以赛事为契机,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同时,为上海城市形象的全球传播做出贡献。”

由三位别克高尔夫大使林希妤、殷若宁、刘钰组成的新一届中国女子国家队亚运会阵容,将全部到上海参赛,观众们有机会一睹亚运众星风采。此外,别克LPGA锦标赛也为来自CLPGA的优秀球员提供与国际巨星共同竞技的平台。

“别克LPGA锦标赛在级别、阵容、奖金和积分方面,都居中国女子高尔夫职业比赛顶尖水平。”作为赛事联合认证的女子中巡董事总经理李红表示,“希望赛事能为女子中巡球员提供展现最佳风范的竞技舞台,为世界高尔夫球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