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热爱的比赛,最好看;懂你的观众,最给力
潮新闻2023-09-27 11:12:00

作为一名前体育记者,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比赛最好看?”

以前,我会从技术性的角度回答他,比如我会说:游泳好看。

潮新闻记者 杨晓轩 摄

在冬天,当你从漫天飞雪中走入将近30度的游泳馆里,你看到一个个穿着短裤短袖的人从穿着大棉袄的你身边经过。因为泳池总是在看台的下方,你还会看到刚刚还平静的一池碧水猛然被运动员掀起翻腾的水花,满场的尖叫和唿哨声此起彼伏,你整个人都会突然激动起来。等比赛结束,当你从馆里走出,裹紧大棉袄走到空旷安静的场外,你会回头惊讶,刚才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热血澎湃?

我也会推荐男排,很多人都爱看女排,但我认为男排从观赏性来说比女排强太多了,你只有坐在场边,才会知道男排球员跳起来有多高,有时候我感觉球好像是从三楼扣下来的,砸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咚沉闷的声音,所谓的一锤定音,应该就是这样。女排好看在回合多,你来我往的挺热闹,但排球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人类跳跃在空中能舒展的优美之程度,只有在男排比赛中能观赏到。

潮新闻记者 杜雪梅 摄

有些比赛确实是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好,比如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只有1.7秒,三周还是四周,你在现场看得清楚个鬼,所以这项运动才会发展到比谁压水花小,因为现场观众除了水花大小也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不同。不过有了电视转播就大不一样,慢动作里连运动员在空中翻腾时头发甩出来的水珠都看得门儿清。

以前看射击也一样,要知道靶纸上的圈圈,就是运动员自己也就看了个轮廓,现场观众哪里看得清?射击这项运动又讲究个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运动员本来就没啥面部表情,上场还又是帽子又是眼罩把自己挡了个严实,不知道现场观众能看出啥名堂。

潮新闻记者 李文瑶 摄

不过有一年奥运会突然改了射击比赛规则。以前,决赛是8个选手打十轮,最后一枪打完,算总分决出高下。新规则是打一轮淘汰一个,比如决赛场上8个人,第一轮另外7个都打了10环,你打了9.9环,你就收拾枪默默地离场。

这样一来,打到最后场上只剩两个人,真的是巅峰对决,就算在电视机前,我也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喘。

射击这个项目与时俱进,堪称现代体育的楷模。

如果你会下围棋,我也建议你去看围棋比赛,围棋比赛的乐趣在于,选手在里面小屋里昏天黑地地厮杀,观众可以在外面的大厅里,三五成群,围着棋盘看直播,选手下一步,看棋的人就摆一步,然后七嘴八舌地讨论这步棋好在哪,坏在哪,猜应手。观棋不语不适用于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聪明,和小屋里的人比,大家都是臭棋,你也不必担心别人骂你臭。

8Y3A9549.JPG

潮新闻记者 张迪 摄

说射击和围棋好看,是为了说明,只有热爱是不够的,还得懂门道,或者反过来说,懂门道的喜欢,才是真喜欢。

在回答了观众“什么样的比赛最好看”的问题后,我也想问问这个观众,你有没有想过,作为一名运动员,最喜欢什么样的观众?

很多年前我在当体育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跟着浙江男排到某省某市打一个客场。那场比赛浙江男排输了。在比赛中,主场观众很不友好,浙江队发球他们就喝倒彩,得分他们就起哄,主队扣球手一跳起来他们就喊“杀”,搞得场上气氛很差。比赛结束以后,主队的教练跑过来和浙江队的教练打招呼,很仗义地说:“咱们什么时候关起门来,真刀真枪认认真真打一场就好了!”

有些人看比赛,不是因为喜欢体育,就是为了去体验一下赢的快感,代入感很强,己方队赢了,好像他自己赢了一样,己方运动员输了,运动员倒不怎么急,他先急眼了。这种精神当然不能否定,但也不能提倡,因为他的体育观比较低级。他不理解,胜负只是评判体育水平的标准中最基础的一项,比这个标准高的,多得是。

潮新闻记者 包一圣 摄

运动员上场,当然想赢,但作为高手,他更希望赢得漂亮。

比如我们看奥运会百米决赛,结束以后,场上八个人相互庆祝,明明只有一个冠军,其他人在庆祝什么呢?

他们庆祝在这场比赛中,每个人都尽了全力。通过激烈的竞争取得优胜,这场胜利是荣耀,作为冠军来说,这份荣耀的获得,是其他7位选手一起努力的结果,所以他要感谢其他选手。作为其他选手,他能站在这个赛场上,与高手过招,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他当然要祝贺冠军,他也要和其他选手相互庆祝。

与势均力敌的对手一较高下,在众人的关注下证明自己的强大,获得对手的尊重,以及观众的欢呼,这是高水平运动员最想得到的比赛,一场足球赛赢对手十几二十个球,你觉得作为球员,他(或她)很开心吗?

本届杭州亚运会一票难求,大伙儿风风火火地跑去看比赛,足以证明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对赛会的投入之大、对体育的用情之深。假如我们能爱体育、懂门道,与场上的运动员配合,为他们也为自己留下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回忆,多年以后,当这场比赛的选手回忆说,杭州观众是我见过最懂行的观众,那是多么荣耀!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